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12-23 15:49
数名消费者称饮用“元气森林”后不适,赤藓糖醇为过敏“元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ID:wowjiemian),作者:张倩楠、张仟荟,编辑:赵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1年8月的一天清晨,39岁的高虹口渴难耐,打开一瓶元气森林气泡水,一连喝了几口。气泡水包装上印着新鲜水果,旁边用显著的红色字体标着“无糖”,看起来清爽解渴。但很快,高虹感到身上有些发痒,“也许是虫子?”她并没有在意,直到喝完大半瓶。


几分钟不到,高虹的眼睛就肿了起来,紧接着,整张脸肿得变形,随之而来的是全身发痒。“全身都痒疯了,我害怕极了,赶紧去了医院,医生叫我不要抓,给我打了吊针,还让我多喝水,加速代谢。”高女士告诉界面新闻,她并没有过敏史,身体的反应让她不解。


高虹回忆,过敏当天她什么都没吃,只喝了元气森林气泡水。这款饮料的营养成分表显示,其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赤藓糖醇。高虹表示,此后她食用含有赤藓糖醇的酸奶也出现了过敏反应,“基本确定是赤藓糖醇过敏”。


近年来,随着赤藓糖醇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产业,网上有不少消费者表示,饮用含有赤藓糖醇的饮料后出现了过敏反应。赤藓糖醇确为过敏“元凶”吗?生产商在使用赤藓糖醇时又该如何标注?


“糖界贵族”受青睐 


高虹注意到,该款气泡水的宣传噱头是“0糖0脂肪0卡路里”,营养成分表下方说明写道,“本产品虽然每100ml含1.9g碳水化合物,但符合国家规定的无糖标准;所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赤藓糖醇,是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糖醇……”。


赤藓糖醇又名原藻醇、赤丝草醇,是一种新型多元醇类甜味剂,广泛存在于真菌类、水果以及各类发酵食品中,在人或动物的组织及体液中也存在赤藓糖醇成分。因其热量低,近年来备受食品生产商青睐,被誉为“糖界贵族”。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刘丽萍向界面新闻介绍,赤藓糖醇与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等各类功能性糖醇相比,具有分子量较低,溶液渗透压高,低吸湿性等特点。


刘丽萍介绍,赤藓糖醇的能量值仅为蔗糖能量的5%-10%,是所有多元糖醇甜味剂中能量最低的一种。由于人体内没有代谢赤藓糖醇的酶系,赤藓糖醇进入人体后,不参与糖的代谢。一项2003年的研究指出,食物中的赤藓糖醇90%会快速被肠道吸收,直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剩下的10%经过肠道,理论上也可以被细菌发酵使用。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率先推出添加赤藓糖醇的无糖茶饮料,日本麒麟、三得利等品牌凭借赤藓糖醇饮料成为无糖饮料领域的佼佼者。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组成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于1999年批准赤藓糖醇作为食用甜味剂,且无需规定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而中国原卫生部则于2008年5月正式批准赤藓糖醇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刘丽萍介绍,由于木糖醇、山梨糖醇等产品先于赤藓糖醇进入中国市场,因此目前它们的市场份额仍然很大,但是经过多年发展,木糖醇、山梨糖醇等产品的市场已几近饱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作为更安全、天然的新型糖醇,赤藓糖醇已经展露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2021年12月13日,元气森林的代糖供应商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保龄宝)发布公告称,2021年预计实现盈利1.9亿元-2.1亿元,同比增长281.05%-321.16%;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6亿元-1.8亿元,同比增长341.23%-396.38%。


保龄宝称,受益于零糖减糖等健康消费需求的增长,经营管理措施的有效驱动,公司稳步推进年初确定的经营计划,各项业务联动性增强;受市场对代糖产品需求旺盛影响,2021年公司赤藓糖醇产品供需两旺,价格较2020年同期有较大涨幅,同时带动了其他功能糖产品的市场需求;2021年1.3万吨赤藓糖醇扩建项目竣工达产,进一步满足了赤藓糖醇产品的市场需求。


添加赤藓糖醇如何限量? 


随着赤藓糖醇被广泛应用于饮品中,网络上也有不少人自称饮用赤藓糖醇饮品后出现过敏症状。


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在知乎上“有对元气森林过敏的吗?”这一问题下,有35条发表评论的网友表示,自己在饮用元气森林后出现不适。在微博上,自2019年起,至少有43个用户发布动态表示饮用元气森林后出现过敏。微博用户@小朋友kelsey 称,自己第三次喝元气森林后全身又起荨麻疹,“证明我的确对元气森林过敏”,元气森林官方微博在下方评论:“应该是对赤藓糖醇过敏?”


另一位消费者艾女士也告诉界面新闻,她因饮用元气森林无糖系列饮料三次就医。“两次是因为气泡水,第三次是乌龙茶,喝了以后立刻开始起疙瘩,大概半个小时左右,从头皮到脚趾,全身都长满了。”艾女士说,“不过消退得也快,去医院打针、吃药后,24小时内就消退了。”


刘丽萍介绍,消化道对赤藓糖醇的耐受性较高,耐受量为每千克体重为0.8克,高于木糖醇、乳糖醇和麦芽糖醇。此外,国内外大量动物和临床试验研究证明,赤蘇糖醇无致畸毒性,不影响生殖和发育,不引起染色体变异,不致癌变,也不刺激肿瘤生长。


但Nature网站上一篇题为《赤藓糖醇与木糖醇的肠胃道耐受性研究》的论文中指出,健康的志愿者在摄入含有20克和35克赤藓糖醇饮品时,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但当摄入量达到50克时,志愿者出现了明显的腹部胀气和恶心症状。


国外也有研究表明,赤藓糖醇会导致个别人出现过敏反应。墨西哥儿科学杂志发表的《儿科时代的非热量甜味剂:科学证据分析》一文指出,2013年,Sugiura等人报告了一例8岁女孩赤藓糖醇过敏病例,该女孩因食用含有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的零食、口香糖、牛奶和奶茶而出现几次过敏发作。在此之前,全世界只报告了4例赤藓糖醇过敏病例。这些病例多表现为过敏性荨麻疹的症状,如气喘、咳嗽、皮疹、眼睑水肿、口腔不适等,经过治疗多可缓解。


国际上已经出台的标准中,澳大利亚、新西兰要求,山梨糖醇、赤藓糖醇在食品中的含量≥25g/100g(25%)时,均需要标注“可能会致泻”。在加拿大,批准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用于部分碳酸饮料中的添加上限为1.5%。而欧盟于2015年10月批准赤藓糖醇作为风味增强剂用于低能或无添加糖调味饮料,使用限量要求为16000mg/kg。


在中国,赤藓糖醇在食品工业中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涉及食品添加剂赤藓糖醇的相关标准主要包括GB26404, GB2760和GB5009.279,都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在2015年5月24日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把功能为甜味剂的食品添加剂赤藓糖醇归到附表《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即赤藓糖醇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一栏为“适量使用”,并无具体使用量的数值限定。


过敏原强制标识法规待出台 


既然有人对赤藓糖醇过敏,那么生产厂家是否有义务在商品上做出相应标识?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郑颖向界面新闻介绍,涉及过敏原标识,中国现在实施的是由原卫生部于2011年制定的《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这是中国第一部对过敏原提出标注要求的标准。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所列出的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有:含有麸质的谷物、甲壳纲类动物、鱼类、蛋类、花生、大豆、乳、坚果及包含这8类食物的加工制品,并且要求如果将这8类食物的一种或几种用作配料时,应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配料表附近位置加以提示。


郑颖介绍,该标准只是推荐性指示,并没有强制要求标注过敏提示,国内只有很少的食品企业在食品包装上添加了过敏原提示。目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正在推进过敏原信息的强制标识,预包装食品过敏原强制标识法规尚处在研究阶段。


另外,郑颖表示,对于赤藓糖醇,如果过敏人数太少,则不会纳入到强制标识范围内,过敏原标识也只能方便大部分过敏患者,其他过敏患者可以从配料表中了解相关信息。


郑颖表示,对于预包装食品过敏原强制标识,应以大范围中国食物过敏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为基础,合理地确定中国食物过敏原清单。同时,对标签的执行和监管,应当建立在精准高效的过敏原检测基础上,既不能少标,也不能夸大,应以实际含量为准。


“现阶段食物过敏的消费者对预包装食品的选择还应当谨慎,过敏原强制标识法规出台后情况会有改善。”她表示。


应受访者要求,高虹为化名。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ID:wowjiemian),作者:张倩楠、张仟荟,编辑:赵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