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黄有璨 (ID:owen_hyc),作者:黄有璨,头图来自:《去他妈的世界》
前两天,在我的用户社群里,有一位H同学的分享引发了挺大共鸣。
大概的背景是这样的:
去年,我在内部分享,提到了一件事:一个人最后能不能成事,甚至人生走向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的内在行动动机所决定的。
最常见来看,有人的行动动机是被“恐惧”驱动的,他们做出很多行动和决策,都是因为“害怕失去”“担心不被认可”“担心无法获得确定的结果”,等等。这类人身上往往会发生一些比较典型更希望追求确定性或更担心“错过、失去”的消费行为,比如保Offer型职业培训、承诺收益型投资、各种廉价促销等。
对应的,还有另一种人,他们的底层行动动机可能是“好奇心+善意”,又或者是对于某些“欲望”的极致追求。那些对欲望拥有极致追求的人,可能会成为极致的机会主义者。而那些底层行动动机是好奇心+善意的人,则可能会拥有某种极致的求真精神和利他精神。
重点是:我发现,在商业上获得独立成功或成就的人,大多是后面这两种人,而几乎没有前一种“恐惧动机”的人。
H同学今年30岁了,在某家广告营销公司也有一个总监的title。这次分享,对H触动很大。
他发现,自己似乎就是典型恐惧动机驱动,过去没有什么人生梦想,什么必须赚多少钱,或必须做成什么目标的事业动机,就是担心自己缺乏竞争力,担心自己以后生活状态不受自我控制突然破裂,所以一直到2年前,他都是走加薪升职打怪路线,长久处于焦虑内耗状态,也做到过总监了,但代价是996,007的活着,没有灵魂自由。
去年开始,H听完我的分享后觉得不对劲,有了很大触动,于是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为此付出了非常多的尝试和实践。
我在去年年底告诉大家的:普通人要奉行“笨小孩主义”,要认准一个方向保持月进一寸式的实践,他也是坚定的践行者。
到现在,他强烈感觉到自己比过去活得更明白一些了。
前两天,他就这个话题,在群里打开心扉,真实地跟大家分享了一些东西,没想到引发了巨大的共鸣。
由此也有一个延伸。那些长期活在“恐惧”里的成年人,能够对外真实且表里如一地表达自己,是一种修炼,也可能是最重要的自我治愈。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人可能自小开始,就会面临“肉身和灵魂的分离”。即:从某个时候开始,面对现实世界中的父母、老师、亲友,你都不能展现真实的自己。
再往后一点,已经不单是你不能展现自己的问题了,而是很多人都必须要开始拼命满足其他人的期待。
长此以往,就有了“活在他人期待中,担心令他人失望”,或是“被恐惧驱使”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如果处在增量时代,可能也还好,因为不管怎么着,你稍微努力一点,总不至于太差。但要是放在存量时代,人会容易陷入“意义危机”。
存量时代,没有太多大机会,卷也卷不过别人,其实更多人会逐渐开始关注“灵魂自由”,进而再逐步追求“肉身自由”。
所谓商业自由人,其实是某种肉身+灵魂双自由,个人也非常自洽了的状态。
但要从社畜奔向“自由人”,必须要过的一关就是“真实面对自己”。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可一点也不小。
表达决定了一个人的基础心智模式,也决定了ta身边会有什么样的能量场。
一个天天活在恐惧里和他人期待里的人,表达的焦点对外部世界的在意和担心,你猜猜ta容易吸引到什么样的人?
答案可能是:把ta当工具的人,想要对ta谋利的人。
而当一个人开始更多关注自己,表达的焦点更多回归到自己身上,愿意把更多真实的感受——无论它们好与不好——开放分享出来时,你猜猜ta又会吸引到什么样的人?
答案是:真正在意ta这个人,对ta感兴趣、好奇、愿意关照ta和与ta进行深度链接的人。
恰如前两天的H,就强烈感受到了这样的不同——他在群里的“真实呈现”,为他带来了几十个真正对他这个人感兴趣,愿意与他进行链接互动,愿意投来信任和鼓励目光的朋友。
试想,如果ta只是在群里按步就班地分享一些行业资讯动态,讨论点AI时代的机会和焦虑,ta会在社群里得到那么大的关注和认可吗?
希望H的事例可以对你有些触动启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黄有璨 (ID:owen_hyc),作者:黄有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