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青豆,责编:kuma,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热播的综艺《再见爱人》中,王睡睡和张硕这对夫妻引发了很高的讨论度。
每当王睡睡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得到的却只有张硕的沉默,这反而让王睡睡更加恼火“你倒是说话啊”。在平时的生活中,王硕硕也表示,张硕很少会理自己。
乍一看,王睡睡似乎是更强势的一方,沉默的张硕显得很懦弱无能。
但很多网友的反应是,张硕似乎总在为自己打造一个受害者的形象,用沉默把王睡睡逼成了“阁楼上的疯女人”。
这令人联想到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叫作“沉默对待(Silent treatment)”,指的是拒绝与试图沟通的人进行交流,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排斥行为。
“沉默对待”的形式有很多种,并不只是不说话,比如:
只回复“哦”“嗯”“随便”这类简单的词汇;
在对方想说话时,离开或转过头去
尽可能避免一切接触(言语、目光、肢体等)
……
过往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三分之二的人都使用过“沉默对待”,在亲密关系中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状况,像是“冷战”或“生闷气”。但“沉默对待”也可能发展到更为严重的地步,甚至变成一种隐形的“虐待行为”。
沉默的伤痛:剥夺一个人的存在
“沉默对待”可能在各种关系中都会发生:
亲密关系中的伴侣争吵时,一方突然缄口不言;
父母用严肃静默的方式,对待做错事的小孩;
学校里学生们通过拒绝交流,孤立某一位同学
……
无论是在怎样的关系中,用何种形式表现“沉默”,被沉默对待的对象都有可能会感受到被忽视、被排斥的感觉——就好像你并不存在一样。
研究“沉默对待”的心理学家吉卜林·威廉姆斯 (Kipling Williams) 曾做过一个“线上抛球”的实验,探究“沉默”究竟会对人造成怎样的伤害:
参与者坐在电脑前,与线上未知的玩家来回抛球。当球不再扔给他们,并且他们无法再与未知的球员互动时,参与者一致认为,自己的控制感、归属感、自尊感和存在感明显减少。
在研究中,威廉姆斯发现沉默对待不仅会让人遭受沉重的痛苦,包括焦虑、抑郁、自尊丧失,还会引发一系列生理症状如:溃疡、免疫系统紊乱等。
就像对着空气拼命挥舞拳头,被沉默对待的人会感到自己丧失了所有控制感,陷入深深的无助情绪中。
Ta 们可能会暴怒、扔东西、说伤人的话,只是为了让沉默的伴侣能够注意到自己,并且张嘴说点什么。
选择沉默,可能是为了惩罚对方
采取“沉默应对”手段的人,可能是出于以下 6 种心理动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1. 避开冲突
如果一个人对冲突的容忍度很低,很少能直接解决负面情绪,Ta 很可能会选择“沉默对待”(Christine E. et al. 2018)。
都市爱情剧里的常见情节就是,被丈夫惹怒的妻子不发一语,想让对方主动反省自己的错误。
因为相比于争论,这些想要避免冲突的人会更希望伴侣或家人能够运用“读心术”,即“在没有任何口头表述的情况下,了解一个人在想什么或需要什么”(Caughlin,2003)。
2. 寻求关注
有目的性的沉默,也是一种寻求和操控注意力的手段(Williams, Kipling D, 2002)。
就像一个人始终闭口不言,或者突然停止说话,我们反而会向这个人投去更多的关注,猜想对方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3. 制造不确定感
遭遇沉默对待的人,可能会不断猜测对方想用沉默表达什么,或者回想自己究竟做出了什么让对方反感的行为,又或者这种沉默行为到底合适才能结束……
这就是沉默对待中的“模糊性策略”,意思是故意省略上下文线索,从而可以对信息进行多种解释(Eisenberg,1984)。
这就像被放进了一座黑雾笼罩的迷宫,不知道出口和入口在哪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跑到头。而只有那个选择沉默的人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Williams 认为,沉默对待是希望对方不确定 Ta 在沉默者心中的位置(Williams,2001)。这种不确定感不仅会让人困惑,还会产生沮丧、不安和恐惧等负面情绪。
▷ 《45周年》
4. 惩罚并控制对方
Williams 等人的研究发现,“沉默对待”的最常见原因是为了惩罚他人。
在 19 世纪的费城监狱中,就曾将沉默作为对囚犯的惩罚方式:囚犯禁止一切交流,不得同时外出。因为费城人相信,如果让囚犯独自保持完全的沉默,他们就会真正的忏悔。
心理学家 Harriet Braiker 认为,“沉默对待”是一种操纵性的惩罚。这意味着,沉默不仅可以起到警告、示威以及伤害的作用,还可以加强对对方的控制。
在一项角色模拟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当矛盾发生时,人们选择冷漠安静的策略反而比直接争论更容易达成自身的需求(Zadro, L. etal. 2005)。
就像在黑帮电影中“人狠话不多”的大佬,总是会使用沉默来震慑对手。
5. 逃脱指责
用“沉默对待”的方式惩罚他人,也可能是为了避免骂名和指责。
一个总是沉默对待妻子的丈夫,和一个殴打家暴妻子的丈夫,人们往往只会指责后者,即便沉默对待和殴打都会造成伤害。
Williams 的许多受访者都曾表示,他们宁愿被辱骂殴打,也不愿被沉默对待,“人们可以带着殴打造成的瘀伤找朋友或警察,而我们无法展示任何东西来证明,自己是沉默的受害者”。
6. 结束关系
当你的伴侣经常性沉默,回复你消息的字数也越来越少,你可能会怀疑,感情是不是走到头了?
事实可能的确如此。心理学家 Wright 和 Roloff 推测,那些想要维持亲密关系的人,会尽量避免对伴侣使用“沉默对待”这种行为。
后来他们用研究证明了,“沉默对待”发生的越频繁, 人们就越不愿对关系抱以承诺。
尤其是自尊心程度高的人,更有可能选择“沉默对待”的方式来终止关系。因为相比于回应伴侣需求、积极解决问题,高自尊心的人会更倾向于直接结束这段 Ta 们认为有问题的关系(Sommer, K. L.et al,2001)。
面对“沉默对待”时,该怎么办?
判断对方的沉默模式
首先你需要识别的是,对方的沉默是否已形成一种惯性模式?持续性的“沉默”会引发伤害,但暂时性的沉默可能只是需要休息或思考的空间。
不必为对方的沉默负责
如果确定了对方的沉默是“有意为之”的表现,你不需要从自己的行为上找寻原因。沉默是对方的选择,不是你造就的问题。
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你可能会出现很多糟糕的感受。比如:认为自己没有存在感,自尊心受到打压,感到沮丧、焦虑、受伤等等。
这可能是每个遭受沉默对待的人都会出现的反应,并不是因为你太脆弱或太情绪化。试着接纳这些情绪,包括你的愤怒,不需要将它们压抑在心底。
告诉对方你的感受
你或许会急于让对方做出回应,但这反而会让对方越躲越远,甚至完全退出沟通。
可以试试用“我……”的陈述句,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你不说话让我觉得很无助”“我感到被你的沉默伤害了”。
如果你是实施“沉默对待”的人,但仍希望维持这段关系,就需要意识到自己应该做出一些改变了。
1. 看见自己的习惯性沉默
沉默对待可能会让人上瘾。大多数人并不想让沉默持续这么长时间,但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了。
所以需要意识到,你的沉默不是自然反应,而是一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的惯性手段。
2. 试着表达,接纳“不舒服”的感觉
尝试着让自己开口表达。你可能会有些不舒服,好像自己正在从安全的领地里走出来,但试着去接纳这种不舒服的感觉。
不必担心这会导致矛盾激化,因为伴侣热情、公开地讨论不满情绪,是可以维持并加强关系的,反而是避免问题或者充满敌意的谈论,才会加剧消极情绪(Caughlin & Scott,2010)。
3. 想想自己的真实需求
你的真实需求可能被沉默掩盖了。试着回想一下,你究竟想做的是什么?是想表达不满情绪?让对方注意到自己?还是希望对方能为自己的行为道歉?试着将你的真实需求用话语表达出来。
4. 商量重新沟通的时间
如果你认为当下很难开口,可以等情绪平复后协商一个时间,在双方做好准备之后,重新进行沟通。
5. 意识到“沉默也是一种权利”
沉默者可能会认为,自己才是更弱势的那个人,是对方的一再逼迫造就了沉默的你。但你可能没意识到,中止谈话也是一种权利,而你的沉默也在对方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无助和不安。
如今的局面,不止因为对方的“咄咄逼人”,你的沉默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资料:
Christine E. Rittenour,Stephen M. Kromka,Russell Kyle Saunders,Kaitlin Davis,Kathryn Garlitz,Sarah N. Opatz,Andrew Sutherland &Matthew Thomas. (2018).Socializing the Silent Treatment: Parent and Adult Child Communicated Displeasure, Identification, and Satisfaction.Journal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DOI:10.1080/15267431.2018.1543187
Wright, C. N., & Roloff, M. E. (2009). Relational commitment and the silent treatment.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 26, 12–21. doi:10.1080/08824090802636967
Zadro, L., Williams, K. D., & Richardson, R. (2005). Riding the ‘O’train: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ostracism and verbal dispute on targets and source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8, 125–143. doi:10.1177/1368430205051062
Booth, Sally Scollay (2017). "Planned Ignoring". The Challenge of Teaching. pp. 181–187. doi:10.1007/978-981-10-2571-6_25. ISBN 978-981-10-2569-3. Retrieved 1 August 2016.
Cain, Nicole M.; De Panfilis, Chiara; Meehan, Kevin B.; Clarkin, John F. (2017-01-02). "A Multisurface Interpersonal Circumplex Assessment of Rejection Sensitiv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99 (1): 35–45. doi:10.1080/00223891.2016.1186032.
Kipling D. Williams, Wendelyn J. Shore, Jon E. Grahe. (1998). The Silent Treatment: Perceptions of its Behaviors and Associated Feelings
Sommer, K. L., Williams, K. D., Ciarocco, N. J., & Baumeister, R. F. (2001). When silence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Explorations into the intrapsychic and interpersonal consequences of social ostracism.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3, 225–243. doi:10.1207/S15324834BASP2304_1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https://doi.org/10.1177/1368430298012002
Williams, Kipling D (2002). Ostracism: The power of silence. Guilfor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青豆,责编: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