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远山,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安徽省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淙祥等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联合提交了《关于逐步放开禁烧秸秆,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提出在坚持环保原则的同时,应逐步放开秸秆禁烧政策,以应对长期禁烧导致的农田病虫害加重、土壤结构受损、农作物产量下降等问题。
环保确实是当下中国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纸面上理想化的环保决策,未必就是符合国情和现实的最优政策,而环保政策本身也应接受法律和民意的审视。
这让人联想到去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报告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对于销售、燃放符合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未作全面禁止性规定。
无论是代表的建议,还是去年人大法工委的备案审查,都揭示了当前环保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症结:环保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一刀切”,往往不能如决策者所预期的那样短平快地解决问题,反而会产生更多的新问题,它们往往涉及到文化传承、公众情感及利益权衡等多个维度。
政府基于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等因素做出决定,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些政策对民间传统习俗、农业生产现状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而不能像综艺节目中霸道总裁说的那句流行语一样——“我不要你觉得好,我要我觉得好”。
例如,禁烧秸秆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活生产习惯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禁放烟花爆竹则与民俗传统和企业经营权紧密相关。
围绕禁放烟花爆竹、禁烧秸秆,民间争议之声一直不绝;偷放烟花、偷烧秸秆等现象也一直存在,这从侧面说明一项政策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获得大多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若忽视民情民意,强制推行某些政策,可能不仅政策落地效果不好,还会滋生社会不满。
也因此,现代政治伦理学中的民主理论强调了公民参与决策和尊重个体权利的重要性,认为政策的制定应当遵循程序正义原则,通过透明、公正的过程,充分听取和反映各利益方的声音。
市场因素亦不容忽视,因为它提升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比如在禁烧秸秆的问题上,若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秸秆回收利用产业链条,简单的禁令可能破坏原有的市场秩序,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合理的政策不仅要顺应环境保护的趋势,也需综合考量市场的适应性和自我调节能力,鼓励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化解矛盾。
禁烧秸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政策引起的关注和争议,反映出环保政策制定的复杂性。此次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提醒各级政府在进行社会治理时要尊重传统、顺应民意,还要结合市场机制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引导,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唯有如此,各项公共政策才能够既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又维系社会和谐稳定,体现现代政治伦理的价值内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