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淦恭说(ID:yuangg173),作者:元淦恭,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北京的食物真的很难吃吗?
主张北京是个“美食荒漠”者,最主要的论据,当然是北京本土饮食的贫乏。北京声名在外的本土饮食,小吃类无非卤煮、炒肝、豆汁,炸酱面,大菜主要是涮羊肉和北京烤鸭,谁能提到炙子烤肉,那已经接近于“老饕”的品位了。
这些食物到底如何?确实不是个太有争议的问题。虽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味蕾本质上是个比较私人的事情,但对于全国多数人而言,北京的这些小吃确实算不上什么美味,涮羊肉和烤鸭之类,对于游客来说倒是“非吃不可”,姑且不论不同店家的出品水准,就这类食物要撑起一个“美食之都”的气象,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可以算是个“美食荒漠”,因为本土饮食的确不能打。
然而,在北京,又有几个人吃这些所谓的“老北京”美食呢?
北京传统餐饮,消费者当然首先是“老北京”。但“老北京”其实在今天北京的人口构成中,比例极低。
近代以来,北京并不算是工商和贸易兴盛的城市,尤其是在1928年失去首都地位之后,北京的发展更趋缓慢。1949年,上海人口超过500万,而北京人口只有200万,其中城市人口不过160万。换言之,当时上海的人口几乎是北京的三倍。
今天的上海市民中,大概有一半是1949年前已经移民上海的“老上海人”的后裔,根据中国的户籍登记逻辑(登记祖父的经常居住地),他们的籍贯地都已经变成上海。苏州、宁波或是苏北,对他们而言都已经是“祖籍地”。
而在今天的北京市民中,能在籍贯一栏填“北京”的,可谓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身份证号110开头的人,在户口本上的籍贯地都是天南海北。
所以,那些外地游客必定要体验的“北京美食”,对大多数北京常住居民而言,并不是自己的“家乡菜”。而这些“北京美食”在北京餐饮市场上的占比,其实是非常之低的。这和江浙菜在上海,粤菜在广东或是川菜在成都的情况,完全不同。
总的来看,北京的人口结构是和全国人口结构最同质的城市。虽然说在北京的蓝领,相对而言仍然更多来自于邻近地区,如山河四省,但由于北京是全国白领和金领人口最多、且占比最高的城市,且没有之一,北京消费力最强的精英人群,基本上和全国人口分布是吻合的。
这一点,即使是上海、深圳和广州,都完全不能和北京相比。在上海外来人口中,江浙皖的比例是相对较高的,在深圳、广州的外来人口中,两广、两湖乃至江西的比例仍是高于其他省的,但北京是个真正的“大杂烩”,相对而言除了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的人口比例稍低一点,来自其他省份的人口比例,都大体和该省份在全国的人口占比相当。
正因为此,北京在中餐的多元性上,是超过其他一线城市的。一方面是因为人口结构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是因为“驻京办”这一种特殊的存在。(王明远兄和我也有类似看法,点击可阅读他的北京美食推荐)
作为一个四川人,我到北京,几乎已经没有味蕾意义上的乡愁。
川菜今天是北京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菜系,市场份额相较其他菜系有显著的优势。四川省和重庆市有1.2亿人口,川菜本来就是全国最多人的家乡菜,川菜在全国攻城略地,在全国的市场份额节节走高,在北京更可以说是“势如破竹”。
有人在嘲笑北京餐饮时,举例说当年让上海的老正兴菜馆、美味斋饭庄、义利食品公司、浦五房南味肉食品店迁来北京,却“橘生淮北则为枳”后来逐渐变了味,证明北京的土壤很难让美食生根。
然而,同样在五十年代到北京开张的“四川饭店”,用今天的眼光来说出品当然也可商榷,但总体来说“崩坏”的程度就没那么严重。
这其中的道理在于,在改革开放之前,北京的新移民结构和全国人口结构并不完全一致。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北京的川湘菜和京鲁菜两个门类,的确要比东南沿海的餐饮强势。川菜和鲁菜到北京变味的程度比较轻,但淮扬菜和粤菜就差一些。
当然,北京餐饮业突飞猛进的进步,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最近十多年。
我2008年到北京上大学,当时北京已经有不少的川菜馆、火锅店,但出品还是比较参差不齐的。那年头在北京流行的一些川菜馆,如麻辣诱惑、川军本色,虽然能够让我和同学们解解馋,但总感觉辣而不香,过于躁火了。
早就独霸簋街的麻辣小龙虾,从味型上也算川菜。但我实在是接受不了胡大。胡大的辣味,很明显不是单靠辣椒支撑,而是有一种放了碱(碳酸氢钠)的感觉,辣到上头,却没有余味。
2015年,我重新回到北京工作的时候,北京川菜馆的出品,那就已经相当了得了。除了价格比成都至少翻个番,很多店从味道上已经挑不出太多毛病。以前很多人说吃川菜要去“川办”(通常指的是贡院头条的老“川办”),这些年川办出品倒是一般,但水平不错的川菜馆早已遍地开花。
我每次去北京,最喜欢光顾的一家叫三样菜。
三样菜隶属一家名为“合和红灯笼”的公司,这家公司居然在北京一度开出了“双流老妈兔头”(上河帮)、三样菜(下河帮)、老街兔(小河帮)三个川菜品牌。近年来工体改造,原来三样菜的工体店合并到东直门的老街兔,老街兔改挂了三样菜牌子,品牌才少了一个。
三样菜·仔姜蛙
三样菜·老街兔,总的来说还是以下河帮、小河帮菜见长。仔姜蛙向来是招牌,鲜辣过瘾。
三样菜·青菜肉丸汤
但不少白味的菜品,出品也不错。譬如这一道青菜肉丸汤,也是可圈可点。我早说过,在四川之外吃辣的川菜已经没那么难,要是有白味的菜,才更见地道。
重庆壹圣元火锅·九宫格锅底
至于火锅店,在北京的选择就更多了。若是在沪杭,总得找珮姐或是五里关这样的连锁店,出品才有基本的保障。而在北京,重庆火锅店早已十分内卷,安定门的壹圣元只有一家店,并非连锁,但其水平放到成都也至少算得上中游,放到上海之类的城市,更可以说是几无对手。
前段时间去北京,又去了一次拾久,这家店以“新京菜”著称,当然从菜品上来说,早已是南北风味兼具的融合菜。但既然是京菜,从烹饪技法上,当然少不了鲁菜的老底子。
拾久·意大利黑醋汁带鱼
这家店开业多年,一道“意大利黑醋汁带鱼”,一直经久不衰。虽然引入了西洋调味料,但显然是地道的北方做法,成菜是清清爽爽的酸甜味。
北京很大,我只是随便列出了我近期吃过的几家店。事实上,这些年北京的淮扬菜和粤闽菜,进步也是肉眼可见。
闽中闽·姜母鸭
早年间,北京饮食常为南方人所诟病的另一点,是北京没有菜。南方人说“吃菜”,特指绿叶蔬菜,北京地处北方,过去绿叶菜的确匮乏,到了冬天几乎只能吃冬储大白菜。
但随着物流条件的改善,现在在北京吃菜已不再是什么问题。前些天去了合和红灯笼旗下的湘菜馆“湘临天下”,店门口摆出的湖南原产地蔬菜,也算得上琳琅满目。
当然,南方的蔬菜经过千里迢迢的运输,到北京的品质总归打点折扣,价格也要比原产地高出不少。但总的来说,北京已不再是个缺菜的城市。即使是豌豆尖、儿菜、冬笋这样的南方冬季时鲜,都是能在北京吃到的了,并且供应的店家并不罕见。
这样的北京,怎么能算是“美食荒漠”呢?
其实,说北京是“美食荒漠”的人,往往隐隐存在两条鄙视链。
第一条鄙视链,几乎是今天中国美食界的“政治正确”,便是清淡强于重口。时至今日,北京相对重口的菜系,如川湘菜、鲁菜仍然是强过江浙菜和粤菜的。
在中国的餐饮界,川湘菜加速扩张的步伐从未停止,但对于川湘菜粗鄙的攻击也与它们的扩张如影随形。我其实并不是“无辣不欢”的人,也并不认为清淡的东西就不好吃,但对于那种清淡的就是好,重口的就是坏的观点,我实在也是难以苟同。味道这件事,归根结底是个主观感受,反正那些清淡至上的“美食家”PUA不了我。
第二条鄙视链,则是基于经济的。一些人认为,早已不是中国的经济重心所在,物产又不丰饶,那么饮食自然就不能和江浙沪或广东相比。
这种看法当然也是捧沿海菜贬北方菜、内陆菜,表面上看和第一条鄙视链结果相同。但这种说法其实更加不值一驳。北京物产不丰饶是真,要弥补起来当然有它的难度,但谁规定了餐饮水平必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北京经济再怎么说,总比云贵川强吧?你能说云贵川没有北京好吃吗?那为什么说到北京和长珠三角对比的时候,就双标了呢?长珠三角是经济重心,所以东西就一定比北京好吃?
北京当然有很多问题,就餐饮业来说,北京确实存在食材受限、性价比低乃至烟火气不够等等问题。你要把北京和成都广州长沙重庆放在一起讨论,北京是不是“美食之都”,那可能北京也的确有点够不上。
然而,谈“美食荒漠”不是拼上限,而是看下限。有一些自古繁华、富甲天下的城市,其食物才是整体上难吃到一定程度,至少绝大多数外地人都不太能接受。这些城市才是真正的“美食荒漠”,就别拉北京出来垫背了。在我看来,很多真“美食荒漠”的餐饮水平,真的连给北京“提鞋”都不配。
内文图片均由作者供图。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淦恭说(ID:yuangg173),作者:元淦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