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7-11 08:57

怎样才能让孩子上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维舟(ID:weizhousw),作者:维舟,题图来源:《0.5的男人》

文章摘要
文章探讨了如何引导孩子上进的问题,认为孩子缺乏上进心可能并非根本问题,需要从孩子的兴趣和内驱力出发进行教育。

• 💡 真正的问题在于孩子上进的动机是什么

• 🌱 教育应该以孩子为本,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点

• 🌟 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强大的内驱力,父母需要引导而非强加

“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是怎么了,明明条件比我们那会好多了,但一个个都毫无上进心,流行的全是躺平、摸鱼、淡人,好像就没有什么能激励他们为之奋斗的,再怎么和他们讲都无动于衷,到底怎样才能让他们上进?”


像这样的疑问,是许多老师家长中普遍都有的,不少父母还隐含着这样一重焦虑:如今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如果孩子这么不努力,将来可怎么办?


这种担忧是真实的,然而这其实是个伪问题。


孩子为什么“不上进”?


师长们这么想,说到底,是仍然相信“上进”能带来预料之中的成功——至少,只有你不断奋发进取,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虽然这种信念近年来已经遭受了不少冲击,但在他们心目中仍然根深蒂固,因为他们自己当年就是靠这白手起家成功的,又或就算未必多成功,但这一信条却从未动摇。


然而,对现在的年轻一代来说,这个前提本身就未必成立了:


现在的形势已经与父辈当年经济上升期那时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就算内卷到极致,也未必就能获得成功。


与此同时,他们也不难发现,成功也不是靠“卷”出来的,人生的可能性有很多,大家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各自做选择而已。


你或许觉得年轻人“不上进”是一个“问题”,但对他们来说却未必是,相反,在他们眼里,所谓“上进”透着说教的意味,那意思是:“你不用去想怎样才是好的,我们都已经帮你想好了,你就尽管努力去做就行了。”


然而问题恰恰在于:他们为什么要那么上进呢?


如果说人生是一段旅程,那么你想要一段什么样的旅程?又如何开启?这不是你天天盲目奔跑就有乐趣的,相反,你能收获多少、能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取决于你想明白自己是谁、又为什么要踏上这段旅程。


从这一意义上说,现在年轻人的“不上进”,看似是个问题,其实正代表着社会的反思精神:


人们不再那么一窝蜂地追求成功,而是冷静下来,在保障自己基本生活的同时,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所谓“与其实现财务自由,不如实现人生价值”。


回头来看,老一辈之所以那么“上进”,既是因为所处的时代机会多,也是因为逼不得已:如果不努力,说不定连饭都吃不饱,这就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欲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讽刺的是,正因为他们的成功,为下一代创造了远比自己年轻时更好的物质条件,子女对于争取物质层面的成功就很难有什么动力——何必呢?他们已经得到了。


当你随便想吃什么,都能得到满足时,就不会因为饥饿感而产生强烈的食欲了。


像这样的社会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


1990年代,日本在长期繁荣的泡沫经济破裂之后,低欲望社会催生出了“胸无大志的一代”,年轻人普遍不愿意外出冒险、闯荡,宁愿去打零工也不愿像父辈那样去做勤勉的上班族,那种刻板机械的生活对他们已经毫无吸引力,他们转而倒是乐意去尝试一些冷门职业,领悟不同的人生意义,寻找“小确幸”,活出自我。


在经济快速繁荣的时期,代沟不可避免,因为两代人很少有共同的生活经历,在相对富裕环境下长大的一代几乎肯定会选择和父辈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出身巨富家庭,但其父作为一个商业巨子,对子女们的认识:


“仅限于拿他们的成就和自己比较,如果他们不如自己精力充沛、有才干、有胆识或不像他那般甘愿冒险,他就认定他们会失败”(《维特根斯坦之家》)


他给五个子女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出人头地,其结果是让他们身上都出现了神经官能症。


这还不算,即便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被公认为伟大的哲学家,但他成名后,家族里的人却是对之最不感冒的。正所谓“熟悉产生鄙夷”,他们只觉得他从小举止怪异,是个家族里的骗子、怪胎——“他们摇着头,觉得全世界都上了自己家小丑的当,一个无用的家伙却突然变身为英国著名的才智巨子,实在逗人发笑。”


也就是说,越是亲近的人,往往还越是难以理解对方的人生选择。


此时,重要的不是去批评、指责、嘲笑其活法,而有必要拉开一点距离,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他/她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生——如果做到这一点太难,那至少也学会“不理解但尊重”。


“缺乏上进心”乍看似乎容易一事无成,但那未必意味着颓废,很多年轻人的“躺平”,并不单纯只是“怕吃苦”,而恰恰是因为看清楚了那种打鸡血的奋斗人生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他们出于对内卷的内心抗拒,不愿意去过明知无意义的生活。


正因此,一味教育他们“要上进”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在年轻人听来那只是一种他们早已看透的说教。


如果是这样,那是否意味着只能撒手不管,无法要求孩子上进?答案是否定的。


父母强加规划的vs孩子真正喜欢的:“教育以孩子为本”


我在做教育访谈时遇到过一个初中男生,他刚到教培机构上课时是非常不情愿的,甚至需要妈妈答应给他买零食才勉强愿意来,因为他觉得是在为妈妈读书。


不过,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好老师,他在课堂上的每一次良好表现,都得到了老师正面及时的回应。


特别是一次英语测验他考了满分,老师让全班为他鼓掌,他心潮难平,回家来第一次问妈妈,怎样才能考上一所好一点的高中。


这就是关键所在: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孩子觉得那只是一个苦差事,并且是在为父母而读书,那么他势必缺乏内驱力,因为内驱力只有在他们自己能从中获得满足感时才能爆发出来。


对孩子来说,成绩如果只是抽象的数字,那就毫无意义,除非能由此获得肯定,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动力。


因此,问题并不在于孩子是否上进,而在于:他们上进又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顺从父母的心意、乃至为了将来生活过得好一点,这远不足以激励他们,而需要他们想明白,那是我自己想要的,是真的愿意投入去做这件事,并把它做好。


很多老师和家长误以为孩子不求上进,其实说穿了就是觉得他们对追求成功缺乏动力,然而,真正的问题也许不是孩子们的“态度不对”,而是那个目标就设定错了:如果非要让一个喜欢跳舞的孩子去画画,那他/她当然看着没啥兴趣,毕竟人们只有对那些自己真正感兴趣、又尚未得到满足的欲望才能产生内驱力,并由此获得内在的愉悦。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抱怨孩子“不上进”,恐怕本身就意味着对孩子缺乏理解,不知道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只是一味想驱赶着孩子去实现自己为他设定好了的目标,遇到那些个性较强的孩子,就难免彼此都很拧巴。


此时,真正的出路不是迫使孩子来按父母的心愿“上进”,而是回到“教育以孩子为本”的道路上来,去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兴趣点究竟是什么。


在这方面,真正需要改变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老师和家长。


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观相当单一,父母对教育的理解往往也仅限于实现阶层流动:“读书好”无非是为了“出人头地”。


这势必就让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兴趣、特点不一的孩子都往高考的独木桥上去赶。然而,有些孩子之所以看着“不用功”,只是因为他们的兴趣点就在体育、绘画或音乐这些非主课的领域。


如果他们的兴趣都没得到尊重和理解,你又怎么能期望他们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充满热情呢?


哲学家陈嘉映在谈到“何为良好生活”时曾说,“善本身就包含去理解的努力”,因为你不能机械地把自己以为的“好”分配给他人,而势必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努力去理解对方:


“我要去分享善的时候就要理解你的所思所感,我要理解你的所思所感就是我要把你当成一个人来理解,我不是在理解一个数学公式,我不是理解一个动物的行为,我是在理解一个跟我不同的心灵。因此理解本身就是对对方的尊重。”


为什么教育要以孩子为中心?


原因就在这里:教育本质上是要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特点和兴趣,为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由此获得成长,而这就意味着师长要“退后一步”,警惕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而是要真正尊重他们、激发他们。


到那时你会发现,“上进心”其实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对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谁都有着强大的内驱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维舟(ID:weizhousw),作者:维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