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观廿,作者:路可,编辑:黄粟,头图来自:作者供图
我老家位于澜沧江边的碧溪乡,行政划分上,它属于大理南涧彝族自治县。我家住在山上,每年夏天,端午前后的一场雨落下,树林里开始零星冒出各色各样的菌子。在这个季节,捡菌子、吃菌子,是独属云南人的美事。对我来说,捡菌子是夏天最快乐的事情。
最先冒头的是松毛菌,骨朵是圆圆的一小朵,颜色亮黄,菌身有一层黏黏糊糊的液体,用手触摸感觉特别嫩滑。松毛菌骨朵时长的很精致,越长大形状越歪,液体消失,菌帽有圆、椭圆、四四方方各种形状,菌肉松散,许多黑色小孔,菌把细弯细弯的仿佛马上支撑不住菌帽。
捡菌子的松树林(作者供图)
松毛菌到底能不能吃有待商榷,有的说能吃,有的说不能,每个人说法不一。我小时候吃过两次,捡那种骨朵,切小片加蒜末小葱花椒爆炒,菌香葱香混合在一起,口感嫩滑,特别的美味。后来听人说有毒,我妈怕中毒,再没吃过。
吃菌的信号,以及菌中毒
松毛菌是菌子季即将来临的信号,每年夏天我问爸妈有没有出菌子,要是还没出,他们会说松毛菌都还没出呢,或者松毛菌都才刚刚出呢。松毛菌出了几天以后,牛肝菌、青头菌、大红菌、石灰菌等会陆陆续续出一些,我们叫头水菌,但一般出的都不太多。
头水菌的品质很好,基本不会生蛆,菌肉也是硬邦邦的,很好切片。菌子量少价格都很贵,几百上千一公斤不等,因此捡菌子的人也格外多,都想多捡点卖了补贴家用。云南有些地方甚至有职业捡菌人,靠捡菌子一年收入能达三四万,我们村比较厉害的也能上万。
不过头水菌我们一般不吃,中毒的风险高,实在嘴馋就用油炸,透透的炸,炸透再吃。菌子能不能吃我们有一个分辨方法,看菌子有没有长蛆,长蛆的就没毒,但这个方法其实不准确,见手青有毒它也会长蛆。
菌子中毒可不是闹着玩的,新闻上常见的能看见小人的见手青只是微毒,实际上,菌子中毒比我们想象得更凶险。菌子的种类很多,不能吃的比能吃的要多得多,很多菌子都有毒性而且是剧毒。菌子中毒轻一点的上吐下泻、出现幻觉,重则损伤肝脏甚至死亡。
炒牛肝菌,炒青头菌(作者供图)
青头菌(作者供图)
我们隔壁村有户人家,吃了米汤菌,大人经过抢救救了回来,小孩直接没撑到医院。我也是长大以后才知道,他们吃的很有可能是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是剧毒菌种。两种菌子外观看上去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是经常捡菌子的人都很难分清楚,很容易误食。
据官方统计,每年云南省食物中毒死亡的人数中菌子中毒超过半数,因此每年到了吃菌子的季节,云南省食品安全办都会发短信通知到个人:“吃菌须谨慎,安全系心间,切莫采摘、买卖、食用自己不熟悉、难辨别的野生菌。食用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很多人把食安办的短信当做吃菌子的信号,短信已收到,谢谢提醒,开吃。但具体是哪些菌子无毒、哪些菌子有毒,只有当地人才能分辨得清。我们自己捡菌子时也会注意,不熟悉、没见过的菌子不捡,桉树下的菌子不捡。
前两年我家门口的榕树下长了很多黑牛肝,在那之前我们从没见过黑牛肝,我们不敢吃,邻居捡了两朵回去烧发现渗出黄色液体,也不敢吃。后来火把节姑妈回来说是黑牛肝,可以吃,送了她两袋。我们不放心又拿去卖了一袋,卖菌子也是识别菌子的方法,菌贩子敢收说明就可以吃。即使如此,我们也等姑妈回家炒吃了以后告诉我们没事,我们才敢开吃。
头水菌的菌期将近一个月,我妈捡了很多都拿去卖了,家里很少吃,我家真正吃菌要到火把节。火把节前后,菌子开始大量生长,种类也更加多样,最重要的是开始生蛆。
第一茬美味
火把节的雷雨一过,鸡枞开始冒头,其它菌子更不用说,早晨往山里走一圈,能捡小半箩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