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9-03 11:06

为情感账户充值的4个方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作者:侯琦宁,编辑:曹欣欣、Aurora,责编:Alwaysfifi,原文标题:《如何在亲密关系中更好的相爱 | 为情感账户充值的4个方法》,头图来自:《A Rainy Day in New York》

文章摘要
探讨亲密关系的五个阶段,提出四种增加情感账户余额的方法。

• 🌟 五个亲密关系阶段:热恋、磨合、整合、承诺、共同创造

• 💬 四种情感账户存款行动:专属时间、情感回应、表达感谢、好好吵架

• 🧘‍♀️ 强调自我爱护:内在对话、减少自我批评、接纳不完美

提到爱情、亲密关系这个主题时,你会有什么感觉?


是浪漫的粉红泡泡?还是兴奋、脸红心跳?是刀光剑影,还是像《如懿传》中的“兰因絮果”,初识美好,最后感伤?


如果你正处于一段恋爱关系中,或者之前有过恋爱关系,你会给这段恋爱关系中的亲密感打几分(1~5)


不管是爱情、亲情、友情,亲密是心灵之间的维系和归属感,包含对彼此的了解和连结,更重要的是一种关心别人、想与对方分享,但不担心失去自我,彼此相爱、相互陪伴的关系。随着彼此越来越靠近,互相越来越了解,亲密的感觉会越来越多。


亲密的五种阶段


阶段一:热恋期/浪漫期 


在两个人刚开始认识、互相喜欢的时候,彼此还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可能对对方有很多很美好的想象,也会感觉彼此有很强烈的吸引力,想到对方就会脸红心跳、兴奋愉快。


如果说用一句话定义,可能会有很典型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现象,看对方什么事情都很美好。


例如可能会听到朋友分享“我从来没有遇过这么特别的人”、“TA就是对的人了”,但其实他们可能只认识了一个礼拜。


这时的亲密感其实是想象中的亲密,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动力,使我们愿意为了心目中这个“完美的对象”,突破舒适圈、做出很多改变。例如本来不运动、不健身的人,可能在认识一个新对象后愿意一起去运动、尝试许多新的事物,会给自己一种向上、变好的感觉和能量。


这个阶段,就是我们心理学上的浪漫期,也叫热恋期,会让我们将对象美化与理想化的阶段,大部分会持续3~6个月。


阶段二:磨合期 


随着慢慢地彼此越来越靠近和了解,“想象中的亲密”开始真实起来,而这些亲密开始建立的真实就会让热恋的粉红泡泡、美好想象开始破灭。


这时伴侣会忽然意识到:眼前的这个人和我之前认识的那个“完美情人”慢慢变得不一样,甚至觉得对方身上开始出现很多我讨厌的特质。


例如一个人很舍不得花钱出去吃饭,另一个人觉得出去吃饭约会是很重要的,往小了说觉得是彼此的生活习惯不同,往大了看觉得彼此的金钱观不一样。


针对这些新发现的特质,亲密关系可能会经历以下变化:


  • 一开始会温和友好地沟通——一个月吃两次大餐吧?

  • 如果没有解决,会慢慢变成抱怨——为什么这么小气?

  • 争吵——刚认识的时候明明不是这样!

  • 控制——那我要跟其他对象出去,他们会请客!

  • ……


彼此会希望把对方改造成原本自己心目中理想、完美的伴侣。


“如果你爱我,就要爱我本来的样子”,不知道你是否也听到过这样的抱怨,但是为什么接受“本来的样子”会这么困难呢?


其实大部分人在潜意识中都会害怕与人亲密,因为亲密代表着要把自己开放、分享出来给对方,那么很自然地就会担心“如果我们彼此亲近、更加了解,你会不会不喜欢这样的我?会不会离开我?”或是担心“你会不会想要改变我?”那么这样“我可能会消失、丧失自己”。


在亲密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感觉自己需要承担的风险是要被评价、控制、抛弃。


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发生,就会把这些害怕投射到对方身上,试图支配伴侣、避免自己被改变、证明自己的权力和重要性。


这个阶段就是俗称的磨合期,而这个时候的亲密任务,是要放下自己对于这些风险的害怕,以及放下想去控制、改造对方的感觉,尝试去和伴侣面对彼此的差异。


如果没有做到,这样互相证明、争夺权力的状态可能会持续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伴随着争吵、冷战、互相威胁等等。


阶段三:整合期 


如果度过了前面的磨合期,这时候彼此的关系就会慢慢开始平稳下来 (不是冷战期哦)。到了这个阶段大家会发现,前面提到的差异、彼此讨厌的特质都还是存在,只是这些特质慢慢变得没这么讨厌了,彼此开始不再试图控制对方,用新的方式去了解彼此差异。


例如前面提到的吃大餐例子,过去一方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花钱吃大餐,在这个阶段彼此开始可以好好沟通,比如说吃大餐对一方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以及另外一方对于花大钱吃饭的感觉是什么。以前没办法好好沟通的禁忌、隐藏的地雷议题,也开始能够好好放上台面来讨论。


伴侣间的相处,时常是在避免犯错、沟通、争吵,以维持表面的和平,但是这可能会离建立亲密感越来越远。


整合期阶段的亲密任务,就是双方不再总是害怕对方不开心、避免犯错 ,而是两方都接受彼此的真实面貌、分享沟通感受,整理结合彼此的差异,变成亲密感。


阶段四:承诺期 


接下来,如果你和对象能够进入到相处很舒服、自在的状态,甚至变得像老夫老妻,你可能会有类似的感觉: 你们双方都很了解彼此,很舒服,但是就是不确定要不要继续走下去。


这个走下去,可能有很多的情境,例如情侣毕业后的规划,要不要“南上北下”、“同居”、“结婚”、“生养小孩”等等,也就是彼此有没有共同的目标、做出共同的承诺,投资时间和规划在彼此身上。这就是俗称的承诺期。


这个阶段的关键,在于承诺的对象其实是自己。例如,如果结婚是你重要的需求,你很清楚是自己愿意、也清楚它是自己要投资的目标,对方若是不愿意做出这样的承诺,自己是否愿意继续留在这段关系内,需要更多的思考。


这样的过程绝对是需要准备好且心甘情愿的。所以这个阶段亲密能不能再往下发展的关键,就是你能不能认清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和对方共享彼此愿意投资的承诺,计划并付诸行动。


阶段五:共同创造期 


当彼此顺利地立下承诺并且共同付诸行动时,双方就像是进入了一个真诚的合作关系,每个任务都会创造更多生活美好意义。并且在这个合作关系里,彼此可以真正的独立又合作,接受和分享彼此。


在前面几个阶段看到的缺点,现在能以更有弹性、正向的角度来看待,例如让“吝啬”的人负责管钱,让“爱控制”的人负责排定行程等等。


双方都能展现最真诚的自己,所有的好与坏都能接纳并共同面对,这个阶段就是共同创造期。这也是亲密发展中,算是最理想的阶段,就是前面提到“与对方分享但不担心失去自我,彼此相爱相互陪伴的关系”。


回顾这五个发展阶段,关系由认识彼此开始——浪漫;克服控制焦虑并渐渐培养信任——争夺;关系够稳固后,就可以建立双方面对差異时的处理方式——整合;到最后许下承诺——承诺;共同创造彼此的未来。


这些阶段可能会在人生中重新循环出现。例如通过了共同创造期的情侣,可能在结婚、或是生了孩子之后,又会进入一个小的循环。


希望我们能从单纯只分辨“适合”或“不适合”,转变为知道每个阶段的样貌,以及彼此之间、此时此刻需要克服的困难。


为情感账户充值的4个方法


增加亲密也能够让关系更稳固。我们可以试着把亲密关系想像成一个情感账户,目标是让彼此的亲密情感余额越来越多;能够建立关系、拉近、或是修补关系的行动就是关系中的存款;让彼此疏远、失去连结便是取款。


存款行动一:空出属于彼此的时间 


不管是去吃个大餐、看电影,或是在睡前聊聊分享一整天发生的事情,重点不在这个时间真的要多长,而这是专属于彼此的时间,双方更贴近的状态,也是形成一种固定习惯,让彼此有机会交流,产生信任和安心的感觉。


存款行动二:增加情感性的回应互动 


情感性的回应就是在回应伴侣的时候,制造一种和对方在一起、并且有看到TA、关注TA的感觉。


每个人在亲密关系中都有被看见的需求,所以我们会用许多方式来发出互动邀请,最常见的就是谈话。但是有时我们不太会注意到自己是怎么回应对方的邀请。


举个例子:


如果今天太太向另一半说,“我今天工作特别累”,这就是一个谈话的邀请。


如果对方回应,“工作不就是这样吗? 不累怎么叫工作?”那他就拒绝了这个互动的邀请。


但如果他说,“怎么啦? 说给我听听”,那他就接受了这个邀请,两个人的频率接在了一起,这就是情感性的回应。


关系良好的伴侣,几乎有一种本能,那就是会自然地对对方所说的话感兴趣,也会自然地回应对方说的话。他们的谈话,哪怕是闲聊,也是温馨的。


在互动中,对方如果拒绝、错过了互动的邀请,提出邀请的那一方常常就会感觉失落挫折,而他们渐渐就会很难好好地邀请互动,反而用生气、挫折、或是攻击的方式来让另一半注意自己。


另外一种结果可能就是慢慢的疏离,遇到许多事,也就不再跟另一半说了,“反正说了也得不到回应。”


图/《Before Sunrise》


日常生活中,每一次情感性的回应,都会增加伴侣之间的情感联结,也都在往伴侣的账户里存钱。相反,每一次错失回应或者拒绝回应,都是在亏钱。


如果简单的示范怎么样情感性的回应,其实就是带着兴趣、好奇去邀请对方多说一点。


例如前面的 “今天工作特别累”,可能就可以回复 “怎么啦?多说一点”,或是“唉唷,怎么这么辛苦,发生了什么事情?”,多用带有问号、感叹句,来反映你对于对方的邀请感兴趣。


存款行动三:向对方表达认可、赞赏、感谢 


亚洲文化不太习惯用言语来表达肯定,我们甚至也不会这样肯定自己,而这其实是很可惜的,因为这会促进良好的正面互动、让对方知道你喜欢他的地方。


怎么表达感谢或肯定呢?句子里面要包含 “欣赏/赞美/感谢的爱+具体事实 ”,例如“我很喜欢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听我抱怨、安慰我”,或是“谢谢你贴心的接我下班,这让我很安心”。


存款行动四:好好吵架 


大部分的人都很害怕吵架,因为通常负面情绪张力强、也会担心破坏感情,但其实吵架在靠近亲密的道路上,可以说是必经之路,因为你们越来越了解,自然就会要面对许多浮现出来的差异。


吵架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彼此都舒服的相处方式,如果吵架吵得好,就是为情感账户的存款 ,你们会更了解彼此,然后用更舒服的方式来互动;但是如果彼此吵架吵不好,就会是提款,无法好好沟通,也会更不了解对方,然后会为了避开冲突而妥协、自我压缩委屈的情绪,对亲密关系会是更大的伤害。


所以如何好好吵架呢?


第一,先做判断:


  • 我现在想讨论这件事吗?

  • 对方现在想讨论这件事吗?

  • 现在的环境状态适合讨论吗?


第二,聚焦当下的情境,避免翻旧账;


第三,避免情绪性用词(例如你很自私、很烦),聚焦明确行为和需求;


例如“如果你要和异性单独出去,我希望你可以先打电话或传讯息给我,而不是让我从其他人口中听到,这样我会很难过。”


最后,确认你听到的话是不是对方想表达的话。


“我猜,你是这个感觉/意思,我有理解对吗?”注意不要妄自扭曲或推测对方的话,把推测当作事实,“所以你的话是这个意思吧?“询问以后,必须跟对方再次确认。这时候要语速放慢,声音柔和。重点在于,确认对方的感觉和需求。


图/《爱乐之城》


爱自己,才有力气好好爱对方


前面说到,其实会本能地害怕亲密是很可以理解的,你可能会下意识认为,两个人亲密会带来威胁、带来伤害,尤其是如果你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被好好对待、被好好爱的经验。


有时候因为一些伤痛的经验,你也会不让自己和自己亲密,不去靠近内在需求,因为无法认同肯定自我,便会把内在武装起来。


因此这样武装、害怕受伤的自己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便会在两个人越来越靠近的过程中,再度感觉到相似的威胁感,便会用各种防卫方式去反应,于是亲密感便很难建立起来。


那怎样能够更爱自己,才有力气去爱对方呢?


内在对话:多多询问自己的需求、感受 


当你在考虑如何平衡“成长自己”和“处理亲密关系”时,表明你正在进行自我觉察,这是非常好的。其实这两件事情是可以同步进行,但是前提是你在一个可以让你自己成长的亲密关系里。


如果你觉得这个关系并不符合你对于自己的期待或者是需求,不觉得它可以帮助你实现更多的自我成长,那你可能会看到很多不相容的地方,那可能就要问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平衡,是不是想要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多一点?


如果你觉察到现在的时间,心力,需要注重在自己的需求上,还没有准备好同时平衡关注自己跟关注亲密关系,也把这个困难告诉对方,让对方去选择。


等你有信心、有能量去开始一段新的关的时,再做这种平衡,也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内在的需求跟感受。


内在对话可以先从很多小情境开始,当有一件事发生的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我现在的感受是什么?是什么事情让我有这些情绪?把每天的情绪记录下来,可以用文字、颜色、数字等等去标记不同的强度和类别,去练习关注自己的情绪,理解波动的原因,观察自己的反应。


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情绪反应的原因,以及反映出来的需求。当你慢慢发觉并开始用行动来接纳自己的内在需求后,就比较可以安顿自己,不需要一直期待伴侣来满足自己,然后用很迂回或是侵略性的方式来回应亲密关系。


减少自我批评,持续自我探索 


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伴侣之间除了有信任、安全感,也会对彼此有许多的欣赏,而且会持续想了解对方,不会因为彼此已经很亲密了,就觉得对方很无趣或是停止互相了解。同样的,如果你能够对自己保持好奇心,持续自我关注、自我探索,就不容易只从自我批评的角度来评价自己。


如果你是一个很容易自我批评的人,可以帮助自己想像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好朋友身上,你会怎么样安慰对方,用安慰对方的话来对自己说。在关注自己时,多聚焦在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事情的结果,用比较中性、不带批评的角度去觉察自己的状态,就会比较清楚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大家谈到爱自己可能会有个迷思,就是要对自己完全的正面评价,不会有负面情绪、不会有讨厌自己的地方。但这其实很不现实,像一些条条框框,不允许自己有不好的情绪跑出来。


允许自己有不完美的地方,并且去理解你的情绪。当自己比较有弹性时,就不会用很苛刻的眼光去审视自己,你生活中的其他人或是伴侣,也可以比较轻松地待在你身边。


如果你总是不放过你自己,真正爱你的人在你身旁也会很辛苦,或者你可能会吸引到看着你受苦,但是无所谓的人留在你身边。因此给自己一些空间,能够去爱自己,也有余力去爱别人。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更能理解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互动面貌,也更能和自己的内在建立亲密、安稳的联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作者:侯琦宁,编辑:曹欣欣、Aurora,责编:Alwaysfifi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