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9-16 12:55

觉得活着没意思,可能是因为“情感麻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点灵心理,作者:向南生,原文标题:《觉得活着没意义,你可能不是抑郁,而是......》,题图来源:AI生成

文章摘要
情感麻木导致生活无意义,需找到心流、控制手机使用。

• 🧠 情感麻木源于心无力,缺乏自我认知与意义

• 🌱 荣格提出“自性化”,强调成为独特个体

• 📵 控制手机时间,寻找挑战,体验心流

你上一次发自内心地笑是什么时候?


前几天,我在知乎刷到一个提问:


“有房有车有存款,生活没有目标,过得浑浑噩噩怎么办?”


题主三十岁,婚姻幸福,生活在三线小城市。


家里三套房,还有100万存款。


但她却觉得,生活没有任何欲望,不知道该怎么办。


乍一看,可能你会觉得,这是炫耀还是矫情?


其实,这种“生活没有任何欲望”的感觉,如今很普遍。


身边不少人以前喜欢出门玩的朋友,现在都不愿意出门。


休息就是一个人在家呆着,在沙发上一躺就是一天。 


说不上开心,也说不上不开心,就是麻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情感麻木。


情感麻木,或许因为心无力


正常来说,快乐是人的本能。


但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难快乐了呢?


心理咨询师林音在《走出心无力》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


“心无力”。


就是一个人可能平时看上去好好的,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但内心深处,他其实什么都不想做,做什么都没动力。


当TA望向内心深处,TA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何活着。


没有自我,没有目标,没有意义。


像“行尸走肉”一样,只剩一个躯壳。


这种内心没有意义的无力感,林音把它定义为:心无力。


心无力是一种焦虑、空虚与疲乏的心理困境。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累。


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也没遇到挫折,却依然会突然间充满倦怠感。


遇到事情能拖就拖,认为生命毫无意义,找不到丝毫的自我价值。


她在书中和一个叫落岩的男生,进行了长达三年的交谈。


落岩曾是一个高级研发工程师,在业内也小有名气。


在漫长的几年时间里,他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甚至不知道每天为了什么起床。


就像心里有个洞一样,丢什么东西进去,都没有任何回应。


有一次,连轴几天工作之后,他有种灵魂脱离了身体的感觉。


他问自己:


“你现在做的这些,是为了什么?


如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幸福,那你现在幸福了吗?


好像也没有。” 


就像一座房子,如果没有顶梁柱,都不需要猛烈的风吹雨打,就会轰然坍塌。


当你的心没有核心的价值支撑,也就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徐凯文老师也提到,在咨询室中常听到这样的话:


“我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深入探索就发现,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


把追求成就当成了一种“瘾”。


上学时要考第一,长大后,要赚钱,被人看得起……


他们的生命里程碑,被一个个目标充斥着。


像机器一样僵化地运行。


怎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呢?


在一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新闻,我看到了端倪。


济南曾有一位妈妈,大冬天带着5岁的儿子去考场感受考研的氛围。


理由是,孩子还有16年左右就要考研了,她说,5840天后,她会陪孩子过来考试。


而小男孩则宣布,他以后想上清华大学。


他才5岁,就被设定了16年后的人生目标。


还有那个写了56本小说,整整30多万字的初一女孩。


只是因为数学成绩不好,就被爸爸当面把她的小说全撕掉。


因为在爸爸看来,写小说是“跟学习没有直接联系的事”。


在这种教育观下,一切“无用”的,都可以阉割掉。


人的本性是被压制的。


自然,他们就没办法体会到发自内心的愉悦和自我肯定。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克特认为,人的自我分为“真自我”与“假自我”。


真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


假自我,是围绕着别人的感受而构建。


后者的悲哀是,他总是自动地寻求别人的感受,并顺从着别人的感受转。


他为别人而活。


真实自我被隐藏,“活着”的体验就被剥夺了。


“当他们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走出心无力,核心是成为自己


《走出心无力》里,落岩30岁后,突然做了一件很叛逆的事。


他毅然辞掉工作,把攒了十多年积蓄的一半给父母。


然后拿着另一半钱,背着一部相机,“消失”了。


他为何如此决绝?


真正让他觉醒的是,有一天他在小区散步。


走着走着,他无意中发现有一条小径,通向一个小花园。


他在这个小区生活了七年,竟然从没注意到有这么一个地方。


也没有认真观察过小区的设施摆设,花草树木,更别说认识身边的邻居了。


辞职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节奏。


我决定我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小孩;


我决定赚的钱用在哪里,不一定非得买车买房……


这一切的心理源动力,是“我决定”。


而不是迎合父母的期待,外界的标准。


这正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一个人“自性化”的过程。


“自性化”是荣格心理学的核心。


它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完整而独立,但又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是没有自我的。


而随着婴儿慢慢长大成人,为了更好地生存。


要不断认识这个世界,学习适应社会的规则。


在此过程中,我们会无意识地戴上人格面具,以便于实现我们的个人目的。


比如获得个人成就,寻找伴侣,组建家庭,获得安定。


因为有这样的适应过程,我们才能正常存活下来。


但是到了一定年纪,或者经历了足够的事情,人会开始思考本质性的问题:


我究竟是谁?


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什么才是我想走的路?


在这个寻找自我的过程中,我们会慢慢剥去人格面具的虚伪外表,直面内心被压抑的、不愿正视的自我。


接纳和整合它的“好”与“坏”,从而生长出一个专属自身人格特质的完整个体。


荣格坚信,人是可以作为主宰来决定自我的命运的。


最终你会发现,生命的意义,不过是依照自己的本性而活。


我们需要沉思的生活


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自己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有多长?


我发现,有段时间我看手机屏幕时间,每天都超过8小时。


可以说除了睡觉和工作,其他时间全部被手机占据了。


短视频一个接一个地刷,影视剧两倍速观看,甚至沉迷于影视剧解说,几分钟刷完一部经典剧……


当我注意到这些的时候,我也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做一件事了。


看书没看两页,就打开手机;看电影的时候,同时打开社交软件,哪怕并没有人找我……


林音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精神奴役,最终会导致内心层面的空虚。


因为这些“速食视频”,不需要动脑。


而你所看到的内容,都是基于算法的精准推荐。


长此以往,你就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同质化内容,视野变得狭窄和固化。


大脑被精神垃圾堆满。


最可怕的是,这种短暂刺激获得的快感,也会提高你的快感阈值。


慢慢你会发现,视频越刷越无聊,特别疲累空虚,再也提不起兴趣。


于是你只能不断寻找更强烈的刺激,精力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消耗掉了。


尼采说,人之所以精神匮乏,是因为“没有能力抵挡刺激的作用”,无法抵抗那些蜂拥而至、不由自主的冲动刺激。


因此,他认为我们需要一种“沉思的生活”。


“这是一种深度的注意力。


在沉思状态中,人能够脱离外界的干扰,将自己沉浸于某种真实的事物之中。”


找到心中所爱,投入地活着


这种状态,被心理学家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叫做“心流”。


“心流”发生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


你会完全沉浸在你做的事情当中。


你会感到非常宁静,有一种平静的喜悦感。


米哈里认为,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


比如爬山、游泳、打球、阅读、从事热爱的工作等等。


一个人最美好的状态,那一定是:


“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知道怎么做,最后全力以赴。”


回到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个,就是控制刷手机的时间,减少无用信息消耗。


第二个,去做一些有挑战的事儿,比如爬山,比如打球,比如攀岩等等,只要是你喜欢的就可以。


因为有挑战,注意力很容易集中,身心都会投入。


我发现最容易体验到心流的人,可能是小孩子。


上周回家,我帮姐姐带娃。


他在门口看到一堆沙,他发现可以用小勺子把沙子一趟一趟地运到家门口之后。


一个人沉浸式运沙子,玩了两个小时。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快乐可以有多纯粹。


快乐就是人的本能。


却被我们一点点遗失了。


希望,我们都能找回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