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糖总总,作者:糖总总,题图来自:AI生成
一
好久不见大家。
年更作者终于又来冒泡了。上次跟大家聊还是因为工作,主要是我因为重新念书还有工作发现的一些新动向。
就在我准备认真投入,研究接下来有兴趣的主要方向时,我怀孕了。
于是最近刚刚生了娃。
于是突然发现,生娃前的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有多片面。
我终于理解有娃的前辈们曾经的感叹:完全另一个世界啊。
二
这篇文章其实坐下来写之前,我也不确定自己要表达什么。
很有意思的——年轻的时候写文章从来都非常笃定绝对,观点一二三四的,下笔之前下笔之后都觉得自己好有想法。
现在经历得越多,越是满腔情绪和思绪,越不知道该从何谈起。
但肯定不是关于记录现在有娃的生活,也不是关于怀念有娃前的日子,而是这段经历本身给我的一些思考。
怀孕生子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经历的事情,能有多复杂呢?之前的我这么想。
于是生活又给了我当头一棒。
从六月底生产那天开始,到现在在带娃模式里忙了两个多月。刚刚算是熬过二月闹。
回想起刚刚过去的这段时间,记忆竟然都是模糊的。
打开公司的Lark,看到同事们热火朝天的工作信息,恍惚间觉得这些已经跟我无关好久了。
最大的感受是,真没想到,原来当妈是件这么苦的事情。
最大的苦楚是,对于新生命,和如何重构有了新生命的生活,自己完全什么都不懂。
三
觉得生娃前的自己片面之处在于——完全没意识到人生还有另外一面——关键以为自己都懂。
之前学的那些不过是些实用主义的皮毛。做题家拿来应付考试和工作可以,应付人生的命题其实完全不够。
原来人生的命题,不止是考学、工作、结婚这些年轻人脑子里所谓的踏上社会的种种。
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在于生命本身。
我们曾经关心的生命本身,其实只有对于自身的关注,在有记忆开始的成长到人生现在的阶段。
于是生命的本身,对于年轻人来说,其实只是生命的非常明显的一段。
可是,生命的开始是我们每个人经历过,却完全没有任何记忆的。
然而,生命的结束是我们每个人都注定会经历,但觉得现在不用去面对的。
于是,照顾新生命和照顾年迈父母这两个命题,会帮我们补足曾经没有刷过的题。
这两道题都很不好做。
而且完全不在自己的题库里啊。
四
对于做题家妈妈来说,有一个心理上很难的转变是,突然发现自己擅长的事情都不重要了。
24小时没日没夜做自己从没做过的事情——照顾新生儿变成了本能使然唯一重要的事情。
关键做题家是习惯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外界得到认可的。可是照顾新生命的起初至少两个月起,孩子完全不会给正向反馈,你需要靠本能和责任感,强忍生理的不适,持续输出。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新手妈妈都跟我这么想。我身边同龄人大都结婚和生娃比我早,曾经工作狂的我,也不曾跟他们细聊过初为人父人母的难处。
自己觉得自己真的naive。我纳闷大家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实话说,一开始我是非常崩溃的。
当时刚做完剖宫产手术出院的我,连小小的新生儿都抱不动。
这里我没有必要重述具体有多辛苦,因为生过的都知道,而没生过的暂时也不需要去体会。
真的需要去适应新的生活状态——按3小时一循环,喂奶换尿布哄睡,喂奶换尿布哄睡,喂奶换尿布哄睡,背后还有无数的洗洗涮涮和狂补新生儿知识——照顾自己的娃不分昼夜。
这个过程如果还有产后的激素剧烈攻击,和本来各自家里难念的经,日子就更酸爽。
自己曾经在乎的那些事情,好像都不存在了。
一个字,熬。
之前我提到过做题家开始离题的问题。
其实到了三十而立的阶段,逐渐已经发现很多之前以为重要的题目都不值得做了——一直劝自己要懂得去寻找真正值得做的题目。
只是被实用主义心态驱使多年的我,第一眼没看上这个题——一下子完全利他主义的状态,心理上着实过渡了一阵。
于是在我对照顾宝宝的辛苦心生抱怨时(实话说,真的心生过抱怨),有一天我意识到,也许这是一道非常值得做的题。
值得做的地方在于,这是生而为人的我,人生头一次去近距离观看生命的初始是什么样子的。
原来自己当年是婴儿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啊。
原来自己的爸妈,或是主要照顾自己的人,曾经为自己做出过这些牺牲。
原来一个生命的到来和延续,需要跨过这么多道坎。
原来自己曾经引以为豪的那些种种,在生命的种种挑战面前不值一提。
新生命其实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把自己和经历过的事情都照一照。
好像突然能看清很多。
至少像我一个朋友说的——好像突然开始不那么怪自己爸妈了。
五
现在我能坐下来写下这些,因为刚刚熬到了宝宝三月龄,虽然难带也比之前稍微好一些。
3小时循环需要做的事情,也都习惯了不少——因为练出来了。
疯狂自学,同时每天无数次重复做照顾宝宝相关的事项。
还有各种找方法给自己做心理疏导。
精神分析学家 Dr. Alok Kanojia 曾经讨论过一个如何让日子过得更容易的话题。他核心观点是,每天做没学过不理解的事情就会觉得日子难过——多做就会逐渐简单。
关键是人生的这些额外难题,曾经的我们从来没关注过。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围绕新生命的这些事情如此重要,且如此之难,却从来没有任何地方学习和训练我们这些,以做好准备呢?
这个问题我自己真的答不上来。就是质疑自己这么多年受到的教育,是不是缺了一些什么。
不过转念一想,很多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即使是实用主义方向的,不都是靠自学来解决问题的。
很多时候人都是遇到切实的问题,才会开始被倒逼去学习。如果在学校里有新生父母相关的选修课,给之前的我来选,也不一定会去的。
如果对于生命的议题真正被认为是重要的,这可能得从社会的教育架构层面重塑优先级,大家的想法才会改变,才会涌现相应的内容。
就像耶鲁,很著名的有关于死亡的公开课(B站上有,观看量还很高)——关于生命的结束,我们也会有很多课需要去补。
六
给宝宝喂奶泵奶现在占据了我很多时间,于是采访类的播客重新又变成了我的好朋友。
曾经自己时间很多的时候,可以消费的内容也实在太多,所以很多好的采访都没有听完。
Nvidia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一个观点给了我很大安慰。最近英伟达太火了,看他相关的内容也不自主多一些。
他在好几个采访里,被问到给年轻人讲两句的时候,都会说:
“I wish you a lot of pain and suffering”。
“我希望你们接下来的人生遭受很多痛苦。”
感觉黄老师应该是相对认同斯多葛学派(Stocism)的观点——苦难是人生和自然的一部分。
他说他从 1993 年创立英伟达以来,公司经历过好多次危机,很多时候他都觉得实在是太难了 (incredibly hard)。
他说这个难,恰是因为他自己会去选难走的那条路,因为最好的都是很难得到的。
反之,容易得到的都不够好。如果他希望祝福年轻人未来美好,就得祝福大家遭受很多痛苦才行。
风险投资家Peter Thiel这么评价黄仁勋:1993年是最后一年有想法的学生会报考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ring)专业的时间点,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恰恰是去研究芯片的。
因为1994年网景公司成功上市之后,世界因为互联网软件沸腾,于是大家都去学编程了。
黄仁勋就是电气工程专业的。
Peter Thiel说这么多年来英伟达如此深耕曾经的冷门和蓝海,很少有竞争对手能注意到。
黄仁勋给我最大安慰的一句话是,他提到自己会对自己最热爱的事心生抱怨。
他说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但因为做的事情太难了,不代表他这么多年会去享受自己经历的每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很难熬。
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把热爱本身和追求热爱的每一天分开来想。
经历本身的难熬是人之常情,更何况难熬是因为有关生命的重要一课。
生命本身更是非常美好但是非常难得的。
我觉得有了宝宝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感谢宝宝投胎到我的肚子里。
但为人父母确实是很难的,大部分时间是让人觉得在熬的。我第一次觉得曾经经历的那些真的都不是个事儿。
为什么我妈没有告诉我她曾经这么辛苦?
可能我也从来没有注意过,或者是问过。
或者作为孩子的我,因为太关注自身,把很多很多都忽略了。
人生就真的像久石让的曲子描绘的那样,是旋转木马而已,兜兜转转才能体会到全貌。
希望这个过程能够让自己多一些明白,对家人多一些理解。
共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糖总总,作者:糖总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