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润 (ID:runliu-pub),观点:Kris,主笔:尤安,编辑:二蔓,题图来自:AI生成
最近一两年,你有没有这么一种感觉:
卷“情绪价值”的人,越来越多了。
有人说,“不懂情绪价值,别做营销”,有人说“未来x年,最大的风口是情绪价值”,还有人说,“销售拼到最后,拼的都是情绪价值”......
卷到今年,连卖月饼都不能太冷静。你做“多巴胺”,我做“白月光”,你叫“老板画的饼”,我叫“给自己画个大饼”......
绞尽脑汁,卷了又卷,是因为相信:在产品同质化、流量红利见底、每个赛道几乎都挤满了人的今天,在“情绪价值”上发力,做情绪营销,还能帮到自己。
可是,都在卷“情绪价值”时,怎么做才能更有机会?
前段时间,我的刘润读书会直播间,请来了思创客品牌咨询的创始人兼CEO,李婷Kris老师。作为一位有近20年品牌咨询和顾问从业经验的人,她服务过很多500强企业,也研究过很多案例。
其中,也包括情绪营销的。
那天,在聊她写的那本《品牌营销100讲》,和她这些年见过的一些真实案例时,她发出了一个提醒:
情绪营销,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做对了是蜜糖,做错了就是砒霜。
为什么这么说?那情绪营销,到底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起作用?有没有什么坑需要避?
Kris老师分享了3个层面:意识,潜意识,人心。
情绪价值的赛道,要卷,别只在意识的层面上营销情绪,你还可以去更深的层面发力,去说服人心。
怎么说?
先说,情绪。
一、意识层面:抓准情绪
提问:什么是情绪营销?
Kris老师说,情绪价值这几年,确实已经非常火爆了,今天,很多公司市场部的办公室里,你都可能会听到老板说:
诶,你的营销方案怎么没有情绪价值啊?
你能不能来点花活儿,让看的人情绪嗨起来,要把情绪价值做出来。
怎么做?
就那些事儿嘛,搞笑段子,走心故事,怎么嗨怎么来。
所以,让人嗨起来,就是情绪营销吗?
不是的。
张一鸣曾有一句话,很有意思:一个人对事情的理解,就是他在这件事上的竞争力。
要想把情绪营销做出竞争力,也一样。
你今天是如何,理解“情绪”的?
是人生的喜怒哀乐?是时代的焦虑茫然?还是,一套系统的模型?
Kris老师说,“情绪”这件事,在今天的营销里,其实早已不是谁在哪个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来的零散的焦虑、茫然、难过、开心......
而是,已经有了很多系统的模型。
如果你感兴趣,去搜荣格尔、弗洛伊德、阿德勒......都可以搜出关于情绪的一些模型。
但真正要让情绪帮助到你,帮助到你的产品和服务,真正重要的还在于:
在思考怎么才能抓住情绪价值的红利时,你会不会有意识地,让自己先更系统地理解情绪?
情绪,不就是喜怒哀乐,焦虑茫然那些吗?还能怎么深入理解?
Kris老师举了个例子。
看图。
这是在营销中,很常用到的一种模型。
看起来简简单单四个象限,但却已经能帮你超过很多只靠拍脑袋来想创意、做决策的人:
情绪和情绪,在帮你影响用户的能力上,是不一样的。
这种不一样,体现在“效价”和“唤醒度”两个维度。
今天,当你说“情绪价值”时,你指的是哪个“情绪”?
它自带正面还是负面属性,能多大程度地让人“喜欢”或“讨厌”?又能多大程度地激活一个人,让它起多大的反应?
当你想让产品附加上“情绪”的“价值”时,具体哪种属性倾向,哪种激活程度,能最有效率地帮到你?
有意思。所以,到底,这里面到底哪种情绪,用在营销上时效率最高?
Kris老师继续分享了2个办法:
营销的目的是推动用户做出改变。
选唤醒度高的。
比如,图片上半部分的:高兴、恐惧、厌恶、愤怒......
缩小到这个范围后,还能怎么选?
所有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价值原点:服务于生存。
选其中和生存最相关的。
能不能再具体些?什么情绪和生存最相关?
Kris老师说,驱使人类做决策的底层秘密,是恐惧和欲望。
而恐惧和欲望,恰恰分别是生存的下线和上线。
了解。可是,选出来后,怎么才能有效地和我的产品结合在一起?靠贩卖焦虑吗?
Kris老师,举了两个例子:
“Just do it.”
“自律给我自由。”
请问,如果有人和你说这两句话,你是什么感觉?
“Just do it.”不用怕。
“自律给我自由。”要自由。
选唤醒度高的。选和生存更相关的。
恐惧,欲望。
有意思。那么,把“情绪”理解到这个程度,就能保证我的情绪营销不会出问题吗?
还不够。
选对,还要做对。
同样是主打“不用怕”,有的品牌做出来的是“just do it”,有的品牌做出来的却可能是“事业线,靠躺赢”。
同样是主打“更自由”,有的品牌说的是“自律给我自由”,但有的品牌可能说的是“不要问东西为什么贵,先问自己有没有努力?”
情绪,确实自带巨大的势能,但也自带巨大的不确定性。
用好了,是蜜糖,用不好,就是砒霜。
所以,做情绪营销,千万不能只营销情绪。
那营销什么?
二、潜意识层面:深挖集体潜意识
提问:谁最懂情绪营销?
当然是,那些已经通过情绪营销,成功把自己做大的大品牌。
那些大品牌,是怎么做的?
Kris老师说,这件事很有意思。因为,如果你去研究那些国际大牌这些年的广告,你会发现:
很多20年前和20年后的广告,长得几乎都一样。
看图。
20年前的:
20年后的:
做美妆,什么是真正的美?美就是真实。无分高矮胖瘦。
做运动,什么是真正的强?活出你的伟大。走出你的路。
做养护,什么是真正的好?你值得拥有,心态最重要。
做零售,什么是真正的值?我就喜欢。只管撒野。
你说,这些广告里,有功能吗?
没有。几乎没有一个字,聊产品功能本身。
你说,这些广告里,有情绪吗?
好像有。但是,“你值得拥有”,“我就喜欢”,“活出伟大”......针对的又具体是什么情绪?
Kris老师说,那些真正有效率,有力量的营销,很多都是能穿越时间,20年后再对照,还是一模一样:
它们强调的,都不是某个具体的功能,甚至,也不是某种具体的情绪,而是一种比情绪还要更底层的东西。
什么东西?
看图。
营销,本质上是一场行动唤醒。
而根据“冰山理论”,今天很多情绪营销里说的“情绪”,都属于浮在“冰山”上的意识层面。
焦虑,迷茫,开心.....这些确实都能影响消费决策。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今天,可能大家的情绪点是仇富,明天是爱国,后天是佛系,大后天又是丧文化......
要跟上,踩准,甚至只是确保不翻车,都非常有挑战。
那怎么办?
你还可以抓住,“冰山”之下的潜意识。
比如,意义,欲望,价值观......这些也能影响消费决策。
这种影响,隐秘,深刻,后劲大。
并且,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欲望,底层的价值观......这些,常常能穿越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比如,爱,自由,成长,冒险......
人类的“情绪”飘忽不定,但人类对潜在情绪之下的更深处的意义、欲望、价值观的追求,几乎接近永恒。
说得真好。
现在,再看回那些20多年没怎么变的广告,你会是什么感觉?
做情绪营销,只营销情绪,很难。
但是,在情绪之下,还有一些更底层、更稳定的抓手,可以帮你。
Kris老师说,很多品牌的成功,都是因为它把集体潜意识给绽放出来了。
把潜意识变成共识,是最稀缺的能力。
你的故事,有没有抓住一个社会、一个阶层、一个人群的集体潜意识?
有意思。但是,情绪可以从模型里去找,从热搜里去挖,这些更深的,潜意识层面的东西,怎么抓?
什么样的人,有这种能力?
那个人,当然,通常也擅长深度思考,比如对历史、对社会、对经济都有很强的预判能力。
但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懂人心。
三、人心层面:说服人心
提问:什么是“人心”?
是指懂人性吗?
不完全是。
Kris老师说:
人性,是向下的,人心,是向上的。
做功能价值,要向人性靠拢。
人性越懒,你越要让他用着方便,人性越贪,你越是要让他觉得占到便宜。
但是,做情绪价值,要向人心靠拢。
哪怕是一个杀人犯,也会有善良柔软的一面,也会在某个时刻被打动。
有意思。
那真正“懂人心”的营销,具体怎么做?
曾获过诺贝尔奖的著名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曾在他那篇著名的《思考,快与慢》提到:
人的大脑,有2套决策机制: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就像一个小孩,什么都更喜欢根据感觉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主要帮忙处理一些不需要太多思考的决策,比如等会儿要吃什么。
系统2,像一个大人,什么都会用理智来思考,深思熟虑,权衡利弊。
主要帮忙处理一些复杂的决策,比如怎么完成一场谈判。
那么,问题来了,你在说服你的用户选择你时,你会更希望他用哪个系统做决策?
先看,按系统2来,会怎么样。
比如,打开很多电商的商品详情页,你会看见很多参数:
我们的芯片是什么型号,更强大。我们的耗电量在什么匹数,更省电。我们的新款搭载了什么新功能,更实用......
所以,你要买我。
因为,所以。
主打一个理智,讲逻辑。
一旦开始讲逻辑,就很容易激起对方那个理性的系统2。
然而,要命的是:你有你的逻辑,他也有他的。你不一定能说服他,甚至可能反而被他挑战,找到bug。
但偏偏,很多人在营销时,都忍不住有一个小目标:
一旦开口,我就一定要显示出理性的思考,逻辑的质感。
可是,这样真的是效率更高,更能帮到你的做法吗?
不如,再看看按系统1来,会怎么样。
同样是卖手机。所有人当然都知道,用户喜欢更强的芯片,更大的内存,更有意思的款式。
当然,也一定会标明这些参数。
但是,如果只是这样,那肯定不需要开发布会了。直接把参数列好,挂店里就好。
那么,在发布会里,会聊什么呢?
今天那些让人听完,会立刻就出门打车去排队下单的发布会,让人不但下单,还每年关注,很多年后都还记得的发布会,都聊了什么?
梦想。DNA。万重山。
没有“因为,所以”。只有“天哪,买它”。
打动人心的营销里,从不会只有逻辑。
有意思。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些?今天,除了那些大品牌,我自己的业务,有没有可能也做出这样的手笔?
Kris老师,举了2个例子:
第一,高跟鞋。
请问,如果今天你卖一双高跟鞋,要影响人心,你会怎么策划和表达?
有个高跟鞋品牌,推出了一款带有运动鞋气垫的高跟鞋。
他们把产品起名为:“空气棉高跟鞋”。然后,没有先解释什么是“空气棉”,也没有先介绍怎么搭配“高跟鞋”,而是先和用户说:
“给你奔跑的勇气”。
后来,这个新品牌,做到了一年卖出30万双,营收2亿元。
第二,植物小盆栽。
请问,如果今天你卖一个植物盆栽,要影响人心,你会怎么策划和表达?
有个植物盆栽品牌,把一个个产品取名为:“陪你睡”,“在月下”,“不梨不弃”......
然后,在最显眼的地方,没有先急着介绍品种,而是先呐喊:
“植物是有魔法的,超级植物给你超级能量”。
后来,这个新品牌,被很多人自发安利给朋友。安利的时候,他们先说的也不是植物,而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看着就喜欢”。
四、最后的话
意识,潜意识,人心。
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
情绪价值,怎么卷?怎么做情绪营销更有机会?
首先,在意识层面,理解情绪,抓准情绪。
怎么抓?别拍脑袋,更别盲目跟风。
抓唤醒度高的,抓和生存最相关的。
那如果卷起来了,大家都选了同一个呢?深挖。
去冰山底部的潜意识层面,去挖掘更多藏在“情绪”之下的东西。
比如,意义、价值观、欲望......这些更底层的集体潜意识。
怎么才能深挖到这些集体潜意识?
靠持续学习,也靠懂人心。
情绪营销,本质上,是针对人心的一场说服。
而能打动人心的故事里,从不会只有逻辑。
有意思。
TED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演讲里,有一场叫“黄金圈法则”。
里面曾对比了2版广告词。
其中1版,曾被很多人,记了很多年:
A:容量超5G的MP3播放器
B: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里
或许,很多结果的区别,早就藏在最开始的认知和最底层的逻辑里。
祝你,看懂本质,看懂人心。
祝你,得到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