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四月,责编:寒冰,原文标题:《常年排在年轻人的梦想top3里,经济独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它——》,题图来源:《自言自语的围裙》
在现代社会,独居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的一人户家庭数量超过1.25亿,占总家庭数量的四分之一。
而与传统观念相反的是,这1.25亿“独居”人口中,20~59岁的人群占比超过63%。预计到2030年,20~39岁的年轻独居者将增至约7000万。
Klinenberg(2013)在其著作《Going Solo》中提到,独居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一种对个人自由和独立空间的追求。
在他看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居,是因为他们希望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与自在。
那么,独居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千万年轻人来说,真实的独居生活到底“爽不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吧。
独居,有时是“主动选择”与世界断开联系
近几年,关于“自主孤独”的讨论在不断增多。之前青年作家“格子里的夜晚”刘嘉俊,在家突发心脏病。因独居在家,去世10天后才被发现,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社交逐渐成为一种束缚的背景下,许多年轻人对此的评论更多的却是对“自主孤独”、“孤独式死亡”的响应与默许,甚至有人表示“孤独死也无所谓”。自主孤独似乎成了大家逃避束缚的首选方案。
这种现象并不让人意外,Long和Averill(2003)指出,选择“自主孤独”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管理情绪,利用独处的时间进行反思和规划。这种自愿选择的孤独与被迫孤独有显著差别,前者通常伴随着积极的心理体验。
同时,Bowlby(1978)的依恋理论也在提醒我们,个体在早期与重要他人的关系质量会影响其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模式。那些焦虑型或回避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常常感到痛苦,因此更倾向于选择独居,以逃避情感上的不安全感。
很多年前,我们会为那只频率52赫兹,叫做Alice的蓝鲸感到难过。它的声音与其他蓝鲸不同,导致其一生都无法找到同伴,孤独地在浩瀚的海洋中徘徊,直至死亡。
如今,许多年轻人开始觉得,“我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理应孤独地离开。”
他们在追求独处与自由的同时,选择拥抱孤独,将其视为一种自我保护和内心平静的方式。
独居≠独立
我们在往期的文章中曾探讨过什么是独立。
在现代社会,独居通常被视为自立的象征,许多人认为搬出家门就意味着获得了独立,但这种观念并不总是成立。
Segrin等人(2012)曾在研究中指出,过度干涉的“直升机父母”可能导致孩子在成年后缺乏自我效能感。即使这些年轻人搬出家门独居,他们仍可能依赖父母的支持,无法独立面对生活中的责任与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独居并不能自动带来独立性,反而可能让他们在生活技能上显得更加脆弱。
比如:
明明过上了可以自由支配开销的日子,但却没能力做好财务规划,月底还是要硬着头皮求助父母。
独居后下班回家只想窝在沙发上玩游戏看剧(挺爽的),结果隔天又因熬夜而迟到。
家里的外卖盒和未清洗的衣物,也因为自身摆烂而堆积成山。曾经向往的自由生活,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变成了一团乱满,让他们感到无比烦躁。
分辨独居与独立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真正的独立需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承担责任,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
独居者需要意识到,独立不仅仅是“一个人住”,更是对生活的掌控与自我成长的过程。
独居,不代表“社交真空”
上周末,我的一个独居朋友突然发烧重感冒,虚弱得躺在床上,连水都没力气去倒,最后勉强用手机给我发了条消息。
等我赶到时,她脸色苍白的和我开玩笑,“哈哈,要是我真躺在这里昏睡过去,没人会知道,估计得等到周一才会被发现。”虽然她话语间透着幽默,但这件事让同样独居的我至今心有余悸。
选择独居的年轻人往往希望获得更多的个人空间和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完全脱离社交的需求。
Baumeister和Leary(2017)曾在《归属需求:人际关系依恋的基本动机》一文中提出“社会连接需求”理论,人类天生就有社交需求,社会连接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长时间的独处可能导致情感上的疏离感,让人感到孤独和无助。
有些人会将独居生活误解为完全的自我封闭,认为独居意味着不必再与外界联系。这种不健康的独居方式常表现为日复一日地在“家和公司”之间两点一线,周末也选择宅在家里,唯一跟活人的对话就是和外卖小哥。
独居本该是一种享受个人空间的方式,但在这种社交真空中,人们可能陷入自我封闭的循环,孤独感逐渐累积,影响心理健康。
此外,独居者还需要面对许多日常琐事带来的挑战。有些年轻人在选择独居后会发现,如果没有社交支持,简单的家务都变得让人倍感无力。比如:
在搬新家时独自一人费力地搬运重物,结果摔了一跤,身体上的疼痛和内心的委屈无助,都要咬牙承受。
家中马桶漏水,因找不到人帮忙只能亲自解决,最后把自己弄成了“落汤鸡”也没有修好,只能急得团团转。
独居带来了自由,但这种自由不应以切断社交为代价。保持一定的社交活动,不仅能丰富生活,还能让我们在享受个人空间的同时,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支持。
无论是通过线上还是线下的互动,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是让独居生活变得更有意义的关键。
但对一些人而言,“低质量的陪伴”也要好过“高质量的独居”
虽然独居的自由令人向往,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放弃关系,哪怕这段关系充满负面体验。对某些人来说,即使是在“低质量”的陪伴中,他们依然找到了某种情感上的依赖和满足,宁愿忍受其中的不适,也不愿选择完全独居。
近期在网络上,关于“低质量陪伴v.s.高质量独居”的对话引发了广泛讨论。
许多年轻人困惑,是否应该在一段不满的关系中将就,还是该选择独居,享受更多的自由与独处时间。
一些人认为,与其勉强维系情感,不如摆脱关系带来的情感消耗。然而,《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的观点为这一讨论增添了新的维度:
哪怕是再恶劣的关系,折磨你、束缚你,确实很痛苦,但这种痛苦会让你保持某种冷静,清醒,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力量的滋长。
亲情拉力正是这种现象的核心。根据Beattie(1987)的研究,某些人在关系中难以离开,因为他们深深依赖于这种情感纽带,即使这种纽带可能并不健康,即便伴随着痛苦和负面体验,依恋心理使得他们更愿意留在关系中,而非选择孤身一人。
正如研究指出,害怕被抛弃、缺乏自我认知、以及对改变的恐惧,都会让人难以放下低质量的关系。他们宁愿忍受痛苦,也不敢冒险面对未知的孤独生活。
负面反馈理论进一步解释了这一现象。即便是负面的互动,也能为个体提供自我反思的机会。人类天生需要社交连接,哪怕是带有痛苦的互动,也比情感上的完全隔离更为可取(Baumeister&Leary,2017)。
独居,让人们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与此同时,一个容易被广泛忽视的现象在于,许多年轻人事实上还在独居的过程中,完成了从“半自治(semi-autonomy)”到“自治(autonomy)”的重要转变。
18岁之前,大多数人都和父母一起生活。读书期间也是一部分时间在校、一部分时间回家。这个阶段被称为“半自治”状态,也就是说:人们承担了一部分独立生活的责任,同时,把另一些责任留给了父母和其它成年人。
直到离开学校独自生活后,需要完成向“成年人”的转变,也就是所谓的“自治”。完全的自治通常包括三方面特质(Weinstein et al.,2012):
1.与自我保持一致
独居让人有更多时间与自己对话,探究自己的真实需求。当一个人完全自治时,他们的行为和选择都会与内心深处的意愿保持一致。
例如,许多人在独居时重新思考关于恋爱、婚姻等问题,而这些反思也让他们未来的情感选择不再来自于外界的捆绑,而是亲身的体悟。
2.掌控感和效能感
独居帮助个体在面对生活突发事件时,快速做出决策并处理问题。
比如,当独居者被告知需要临时搬家时,能够自治的人会迅速与房东协商合适的退房日期,发动社交关系积极寻找新房源;而不自治的人则容易陷入焦虑,不仅与房东产生摩擦,还会和朋友唉声叹气抱怨,最后不得不仓促搬入不满意的新住处。
3.开放地反思
自治的关键在于,不论选择的结果是好是坏,自治的人都会开放地进行反思。
例如,独居者可能会在租房时租到“串串房”,自治的人会反思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一决定的失误,并在未来做出更好的选择。而不是简单地把错误归结为运气不好,以后还是找长辈或者那些有经验的朋友替我去做。
Wegner(2017)的“意志幻觉”理论也表明,独居时,个体能更加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选择。没有外界的干扰,独处让人更专注于内心的声音,并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逐渐明确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自治并不是一味追随自己的意愿,而是经过反思后,平衡“必须做的事”和“想做的事”。
自己不用依附于任何关系或他人,这种既不迎合、也不抱有敌意的态度,才是我们实现与世界和谐相处的根本底气。
怎样才算是“高质量”独居
“高质量”独居常常被误解为一种必须有产出、有收获的状态。许多人会觉得,只有在独居时取得明显的成就或学到让人刮目相看的技能,才叫做高质量。
事实上,高质量的独处更多在于自我反思与情感整合。这意味着,独居者可以通过独处时间反思过去的经历,重新认识自己,进而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Weinstein et al.,2011)。
独居者并不需要在独处时不断追求“效率”或“成就感”。相反,能够安静地与自己相处,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晒晒太阳,享受这一刻简单放松的时光。当你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喜悦,才是真正的高质量独居。
那么,具体要如何实现高质量独居呢?我们列举了7个小tips,你可以将它们保存下来,作为独居生活的小指南来参考:
1.有一两个熟悉的空间,无论是自己精心布置的阳台,还是楼底下经常光顾的咖啡店。在你独处感到内心崩溃时,熟悉的环境会让你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2.在你的手机电脑清单里,存一两部熟悉的会反复看的影视剧、综艺,在你自己一个人感到空虚和孤独时,它们的陪伴会让你好过很多。
3.卫生间永远要多准备一卷纸。
4.就算放假宅在家,也要至少每两天走出门,扔个垃圾。
5.和朋友住得近些,偶尔串串门;确保至少有一位朋友拥有你家钥匙或者你家密码,发生突发状况时,ta会是你的救星!
6.独居带来的自由,不包括生活和精神层面的不自律。那不是自由,是“自我放弃”。
7.最后,如果闲来无事自我审视时,觉得自己正在成为一个无法与人长期相处,有点孤僻的“怪人”,别担心,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从大数据表明,在不久的将来,这类“怪人”会越来越多~
独居并不是一定会带来幸福感,它常常意味着我们要为每一个选择负责,不再有他人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借口。
要真正体验幸福,我们需要在自主性、胜任感和关系感之间找到平衡(Deci&Ryan,2000)。在这条道路上,独居可以让我们享有更多自主权,但若忽视与外界的联系,也可能让人陷入孤独。
独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选择。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为之负责,它都可以让我们在自由中成长,收获生活的满足与幸福。
参考文献
Baumeister,R.F.,&Leary,M.R.(2017).The need to belong: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Interpersonal development,57-89.
Beattie,M.(1987).Codependent No More:How to Stop Controlling Others and Start Caring for Yourself.Hazelden Publishing.
Bowlby,J.(1978).Attachment theory and its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Adolescent Psychiatry,6,5–33.Attachment theory and its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Adolescent Psychiatry,6,5–33.
Deci,E.L.,&Ryan,R.M.(2004).Autonomy is no illusion.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existential psychology,455.
Deci,E.L.,&Ryan,R.M.(2000).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Psychological inquiry,11(4),227-268.
Klinenberg,E.(2013).Going solo: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urprising appeal of living alone.Penguin.
Long,C.R.,&Averill,J.R.(2003).Solitude:An exploration of benefits of being alone.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33(1),21-44.
Segrin,C.,Woszidlo,A.,Givertz,M.,Bauer,A.,&Taylor Murphy,M.(2012).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verparenting,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and entitlement and adaptive traits in adult children.Family Relations,61(2),237-252.
Wegner,D.M.(2017).The illusion of conscious will.MIT press.
Weinstein,N.,Deci,E.L.,&Ryan,R.M.(2011).Motivational determinants of integrat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past identiti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0(3),527.
Weinstein,N.,Przybylski,A.K.,&Ryan,R.M.(2012).The index of autonomous functioning:Development of a scale of human autonomy.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46(4),39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