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点灵心理,作者:碳水化合物,编辑:阿若,原文标题:《你看不惯的人,暴露了你的内心》,题图来自:《我的解放日志》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一些看不惯的人。
有人看不惯优越感爆棚的人;有人看不惯不求上进的人。
的确,有的人确实很招人烦。
比如,优越感爆棚的人,总是试图踩他人一头,让人心生不快。
但同时,反观内照,讨厌这些人,往往也暴露了我们的内心。
一、看不惯的人藏着你的影子
念大学的时候,我很看不惯一个女同学。
上课时,她总爱抢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低下头不要被老师注意。
可是这位女同学,却高高地举起手,生怕老师看不见。
面对这样的“异类”,同学们都感觉怪怪的。
我也不太喜欢她,看见这位女同学举手,我总是莫名的反感。
有一次,大家在排队,挨个拿U盘插在教室电脑上拷作业。
这位女同学在我前面,拷了很久,不知为何,我气不打一处来。
对她说:
“你倒是快点啊,没看见别人在等吗?”
她似乎也很诧异,下一刻,很不悦地瞪了我一眼,我也瞪着她。
周围同学过来拉架,说,不要这样啊,大家慢慢来嘛,不急的。
我也没再讲话。
回去后,我就感觉,那股无名火,说不出哪里怪。
因为平时遇到这种情况,我是不会发火的,毕竟可能人家的文件比较大,需要拷很久,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为什么那一刻,我就没忍住发火呢?
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我对她不满很久了,这次发火,只是借题发挥而已。
可再回想一下,为什么这么讨厌这位女同学。
因为高中时候的我,正和她一模一样。
那时的我,也是积极爱发言。积极到什么程度?
哪怕是不会的题,我也会举手,站在黑板前,琢磨了半天,最后尴尬地说:老师,我不会。
同学们都觉得我是个怪咖。
可我却浑然不觉,依然积极抢答。
直到有一次,我碰到一个初中同学,他说:
“听说你上了高中,变得很那个~”
我有点疑惑:“很哪个?”
他抿着嘴,意味不明地笑着,却没再说话。
后来,才知道,原来那时候,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怪胎,奇葩。
一时间,我觉得很难受。
心想,在别人眼里,我一定很招人烦、很讨厌吧。
于是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低调低调再低调。
直到这位积极的女同学出现在我面前。她的积极就像曾经的自己一样,让我讨厌,让我想要割掉。
我对她的无名火,其实不是针对她,而是针对自己:
你怎么那么爱抢风头???
搞得好像全世界就你厉害一样?
我才意识到,原来,有时我们看不惯别人的背后,是看不惯自己。
二、看不惯是对自己的不接纳
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
有时候,对自己不满是让人痛苦的、难受的。
所以,我们把不被接纳的品质,转移到别人身上,通过挑剔别人来逃避自己的责任。
在心理学中,这个叫做投射。“投射”满足了我们的心理需求,却掩盖了真正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觉察到,投射背后,是我们对自己的不接纳。
而不接纳的背后,是对某个品质一刀切的否定。
过分积极,确实会让我显得有点怪,不招人喜欢。但另一面,ta未尝不是一种昂扬的生命姿态,不是一种旺盛的求知欲。
任何特质,哪怕是让我们深恶痛绝的特质,都有它积极的一面。
若我们割舍掉这种特质,也等于放弃了这种特质的好处。
因此,只有看到特质的两面性,我们才能接纳这种特质,享受到这种特质的益处。
当然,不是所有的看不惯,背后都是看不惯自己。
有的看不惯,虽然与自己无关,但这种看不惯有一种副作用,那就是让我们对自己缺乏接纳。
三、允许别人才能允许自己
高中时,我有一段时间,突然看身边的人很顺眼。
过去看不惯的那些人,我对他们的评判,敌意,全部蒸发了。
以前,我一直很讨厌一个混混,他成天不学无术,到处寻衅滋事。
从前,我觉得他这样的人就是社会渣滓。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又在课间打架,我看见他,心想:他又在打架了啊。
可是不知为何,那一刻一个念头冒了出来,它说:“那又怎样”。
那个声音很有力,很镇定,仿佛打架也不是什么大事,也是可以被允许的。
不知为何,听到这个声音后,我的敌意居然消失了。
一个同学考试成绩很差,过去的我会有点鄙夷。可是当我看到对方的成绩时,脑海里竟然又浮现出那句“那又怎样”。
有同学,自习课说话声音很大,过去的我会厌恶,烦躁,可这时又会听到那句“那又怎样”。
这个声音,仿佛在告诉我,这些人的行为都是合理的,可以被允许的。
有趣的是,接纳了大家的行为后,那段时间,我自己居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接纳了成绩很差的同学后,学习时,我不再惧怕成绩很差的自己,会全神贯注,毫无压力,抱着好奇心的看书。
接纳了打架的混混同学后,我也接纳了反叛的自己,有时不想上学,我会装病请假。
可神奇的是,那段时间我的成绩竟然突飞猛进,连老师都很诧异。
我才意识到,原来接纳他人,就是接纳自己。
原来那些我讨厌的特质,竟然是我的B面。
过去,我急着和那些品质割席,也错过了那些品质的优点。
而一旦我接纳了这些品质,我就开始享受到一个更自由,更完整,更有心理弹性的人生。
四、如何找回人生的B面?
在格式塔心理治疗中,有一个理论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二元对立的两面,比如:
依赖——独立
强大——弱小
优越——谦卑
勤奋——懒惰
健康的心理,本来是具有流动性的。
我们既能接纳独立,也能接纳依赖;既能接纳强大,也能接纳弱小。
可一旦我们固着到某个特质上,我们的心理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当我固着强大时,我们就无法接纳弱小的自己。一旦跌入弱小,就容易自我攻击,甚至深陷抑郁。
大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走出困扰:
(1)觉察自己的“看不惯”
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看不惯别人:
他这人工作能力这么弱,但又很自信,总是侃侃而谈一些废话;
他这人优越感爆棚,总喜欢说话压别人一头。
觉察那些让你产生强烈不满的人。
(2)向内看,你的看不惯有没有针对自己的成分?
可以想想,如果这些特质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会怎样看待自己?
比如,我的工作能力很弱,我可能会很焦虑,羞耻。
那说明我对自己的弱小还不接纳。
比如,我有时会过分注意自己是不是在别人面前展示了优越感,非常恐慌自己表现得太有优越感。
那么说明我对自己的“优越感”不够接纳。
如果这些特质放在你身上,你也会羞耻,排斥,那么说明你还没有接纳这些特质。
(3)寻找B面特质的优点,好处
想一想这些B面有什么好处呢?
以前我一直觉得,只有强大才是值得追求的,弱小是令人羞耻的。
可是前阵子,我在学习拉丁课,我很担心自己跳得不太好。
可是,我发现,很多女生也都和我一样,手脚不协调。
这么一看,反而让我松弛下来了。
我才意识到,原来强大是不错的品质,但是也让人紧绷,焦虑。
而弱小虽然缺乏力量,但也让人放松,舒展。
原来任何特质,都有它的好处。
(4)找回内在的流动性
其实,特质的两面性不是割裂的。
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具备流动性的。
过去,学习拉丁时,我跳得不够好时,我总会批评自己,这让我很挫败。
前阵子,当我突然意识到,弱与强并非割裂的个体。
不经历“弱”,就不可能达到“强”。
哪怕当下我跳得不够好,但这也是让我变强的起点。
因此,昨天,当我再一次跳得很滑稽时,我欣然接纳了那份不足。
因为我坚信,这是我变强的起点。而那一刻,我感到了真正的自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点灵心理,作者:碳水化合物,编辑:阿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