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3-04 08:02

和父母不亲近的孩子,经历了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点灵心理(ID:yidianling0),作者:芒来小姐,编辑:阿若,原文标题:《和父母不亲近的人,都经历过这1种绝望》,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和父母不亲近的孩子经历的困境和心理状态,以及如何调整心态来改善亲子关系。

• 🤷‍♂️ 孩子面对父母时,常常感到焦虑紧张,想要远离他们

• 😔 孩子在童年时期经历了孤独无助和失望,导致自我保护机制的形成

• 💔 孩子的冷漠态度来源于创伤状态的滞留,需要疗愈和调整心态来改善关系

最近,我听到一些朋友倾诉:“我被过去困住了”。‍


其中一位来访者说,回到家,就好像整个人都回到5、6岁。‍


不是无忧无虑、纯真快乐的5、6岁;而是孤独无助、委屈不安的5、6岁。


很多人也一样,一回到老家,就想起过去每一个需要支持的时刻,父母都没有给出很好的回应;对父母没有亲人的感觉,表现得非常理智客气,在一起没话聊,分开了不牵挂;在家感受不到快乐,只觉得紧张烦躁,不喜欢父母主动亲近,会感到局促不安。


都说新的一年新气象,“家”带来的痛苦却没有翻篇。


一、“一靠近爸妈,‍‍‍‍‍‍‍‍我就想跑”‍‍‍‍‍‍‍‍‍‍‍‍‍‍‍‍‍‍‍‍‍‍‍‍‍


除夕夜,来访者和父母坐在一起看电视,妈妈给她递了一瓣橘子,用怀念的语气说:


“你小时候最喜欢吃橘子,还记得以前……”


她听着妈妈絮絮叨叨,感觉背脊发紧,心情忐忑。于是,吃着橘子沉默不语。


妈妈没得到回应,换了一个话题,问她在外面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


这一刻,她觉得屁股底下好像长了脚,特别想跑。但还是按耐住心情,客气地回了几句。顺带把自己的手,从妈妈的手心偷偷抽了出来。


那一刻,妈妈脸上的失望溢于言表,她找借口回了房间。关上房门,她长长地松了口气。


虽然看到妈妈失望表情那一刻,她有些愧疚,但更多的是怕妈妈骂她一顿,就像小时候经常对她做的那样。


只要一靠近父母,她就会感到焦虑紧张,进而想起以前那些不好的记忆,在家待得一点不自在。


8天假期,她第6天就找借口返程了。后来,妈妈给她发了一段长消息,字里话外都透着委屈:别人家的女儿都是妈妈的小棉袄,自家的女儿一点都不亲近自己。


她看完之后,内心不是愧疚,而是愤怒。


我为什么不亲近她,她自己心里没数吗?


小时候我只要生病,哪怕发烧发到40度,她都会骂我,说我不懂事不听话。可是个人都会生病啊,这跟听不听话有什么关系?


我说想要个生日蛋糕,最便宜的就行,她不给买。我说就吃一次,吃完这辈子我都不会再提,她就开始骂,骂我尽吃垃圾食品。


类似这样的事,多到窒息,现在这种窒息感都还在,我一看到她就想离她远点。


愤怒归愤怒,来访者也能体会到妈妈对她的依恋。


理智上,她知道妈妈爱她、想亲近她;可感受上,就是觉得妈妈对自己不好,体验不到被爱着的感觉。以至于一靠近妈妈、窒息感重现,就只会想跑,找不到理由说服自己对妈妈好一点。


抽丝剥茧梳理她的童年,我们才找到原因:


来访者小时候,没有得到过父母的支持,每一个失望的时刻,都是自己一个人熬过去的。期间,她经历了大量的孤独无助,超出了几岁小孩的承受范围。


为了隔离痛苦,她在内心竖起一栋高墙,不分青红皂白地隔离一切情绪,包括对父母的感情。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叫做“失望型情感隔离”。长大后,这种机制仍在发挥作用。每当过去的糟糕体验重演,按钮就会打开,她会收起感情,变成一个无动于衷、回避冷漠的女儿。


二、隔离背后,‍‍‍‍‍‍‍‍‍‍‍‍‍‍‍是创伤状态的滞留‍‍‍‍‍‍


冷漠,是失望性情感隔离的常见表现之一。


一跟父母说多了话,心里就烦躁,憋着一股无名火气;小时候想亲近父母,长大了却特烦被父母亲近,想离他们远点;总觉得爸妈讨厌自己,不想亲近自己,对父母只能维持表面和平……


这些,其实都是冷漠态度的浅层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心理学家科胡特的理论体系里,之所以产生这种冷漠态度,是因为孩子面对父母时,仍处在创伤状态。


创伤状态,指人格发展停滞在创伤维度,总是无意识把过去的创伤体验带入当下。


就像来访者,小时候和妈妈讲话,经常被她挑剔打压,在内心留下创伤;长大后再面对妈妈,一听到她说话,潜意识就觉得:她又要挑剔打压我了。


为了避免自己受伤害,就启动“失望性情感隔离”先发制人。于是,便有了如今的局面:


“小时候我想亲近你,你没有满足我;如今你想亲近我,我也无力满足你。”


虽然这样做能保护自己回避痛苦,但创伤状态的本质是:


精神情感结构发展不足,应对社会外界的心理机制不成熟。


长期沉浸在这种感受里,对人造成的影响,除了亲子关系疏离,与外界的关系也容易出现问题。


1. 高敏感


很多面对父母无动于衷的孩子,面对别人却很容易激动。


比如,因为一点小事、一句顺口话,就会感到被冒犯、被伤害。


再比如,父母对待孩子的模式,变成了孩子对待外界的雏形。小时候,爸妈经常因为小事对孩子发脾气;长大后,孩子也容易被小事刺激。


2. 广泛性焦虑


无论现在的生活是否令人焦虑,他们都会把童年习惯了的焦虑氛围带入到如今的生活。


于是长期承受一种弥散性的焦虑感。白天情绪起伏大,晚上思虑过重、失眠多梦。


这样的人,极容易精神内耗。


3. 性欲化


因为感受不到精神层面的连接,转而追求肉体层面的连接。


很多人面对父母很紧张,面对异性却很随意。其实是在变相满足父母给予不了的依恋感。


三、如何调整心态‍‍‍‍‍‍和父母相处?‍‍‍‍‍‍‍‍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这个观点,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


只有人的感受、需要、情绪得到回应,才会感到自己存活于这个世上,得不到回应,便会沉浸在一种根深蒂固的失望感里。


感受不到自己被父母需要,也感受不到父母需要自己。进而,沉溺于过去创伤,与整个世界断联。


而不被过去困住、与世界重新恢复联系的关键,就在于化解失望。


为此,我们不妨这样做:首先,认清自己的状态。理解自己此刻的创伤状态,是创伤反复发作施加的影响,而不是环境外力施加的影响。


默念:


我此刻很安全,没有什么能威胁到我;


我此刻很强大,父母老了,他们一点都不危险;


如果真的发生不好的事,我有能力保护好自己,不再是当年那个懦弱的小孩。


把自己的认知,从不符合实际的过去创伤里抽离出来,活在当下。


然后,升级自我保护机制。我们不必要求自己改变做法,比如服从父母、逼自己亲近父母、企图抹消掉亲子关系里不好的部分。


这样做非但不能达成疗愈,还会让我们体验到更多的糟糕。


真正的疗愈方式,是系统性调整内在,升级自我保护系统。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可以循序渐进:


第一,用理性来处理糟糕体验,让一切变得可理解、不可怕;


第二,做出不良反应后,不断向内挖掘自己的感受,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反应,寻找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反应模式;


第三,反复练习更好的反应模式,直到变成一种习惯。


一开始就做第三点,会因为内在没有动力,难以持续。


但做到第一、第二点后,内在得到强化,第三点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到了。


另外我发现,很多来访者是在脱离家庭、经济独立之后,才真正疗愈自我的。‍‍‍‍‍‍‍‍‍


最近两年很流行“重新养育自己”,它的前提是我们能为自己提供经济价值和情绪价值。‍‍‍‍‍‍‍‍‍‍‍‍‍‍‍‍‍‍‍‍‍‍‍‍‍‍‍‍‍


我们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探索第二职业,减少对父母、伴侣、环境的外部依赖,去获得内在对自己的稳定信任。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项冷门且小众的副业:心理倾听师。


你不仅可以获得一份稳定的副业收入,而且能学到很多心理学知识。聆听别人、帮助别人的同时,可以实现自我提升,你将能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亲密关系、亲子教育、工作职场等问题。

‍‍‍‍‍

最后,寻求矫正性的情感体验。温暖的爱人、真诚的朋友、积极的良师、友善的团体……


相比与父母的关系,我们在这些关系里能得到更好的情感体验。而这些更好的体验,在日积月累之下,会逐渐覆盖过去糟糕的体验。就像一层药膏,覆盖过往创伤留下的疤痕。


所以,有些人虽然与父母关系不好,但不影响他们婚姻幸福、人缘优秀。


好的回应,会改变一个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会逐渐让人走出失望,重拾希望。


四、写在最后


爱是双向的。不曾被给予爱的人,也无力将爱给予他人;而尝到爱的甜头后,人会希望得到更多。


于是变得“趋光”,从阴暗孤独中走出来,追求温暖和成长。


父母,只是我们照见自己的一面镜子。通过父母,照见自己内在匮乏的部分,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光”,剩下就是漫长的补偿和疗愈。


我们会在补偿中,重新体会温暖;也会在疗愈中,重新学会爱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点灵心理(ID:yidianling0),作者:芒来小姐,编辑:阿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