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点灵心理,作者:芒来小姐,编辑:阿若,原文标题:《第一批“躺平”的人,过得还好吗?》,题图来源:《我的家空无一物》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
一些年轻人把精神病院当成“乌托邦”。
半封闭式的精神病院,不同于刻板印象里的脏乱差,非常整洁规律,病友们惺惺相惜的氛围也十分温暖。
进过精神病院的网友,都在评论区表达了认同:
“像进了养老院,除了低油低盐的饭菜真的很难吃以外,其余方面都让我爱上那儿了。”
“挺想念里面各种病友,他们看上去都很正常,甚至还可以和你一起下棋。”
“在精神病院的日子是我最开心的时候,等攒够钱了,我准备再去住一段时间。”
这让我想起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诗:生活在别处。
很多人向往的“别处”,是指一种脱离目前轨道的生活方式。
比如住进精神病院、去寺庙当义工、裸辞去大理生活……
在这样的地方,我们可以不在乎旁人眼光,尽情做自己,肆无忌惮地敞怀大笑、放声大哭。
但是,人真的可以这样生活一辈子吗?
很多人短暂逃离后,发现痛苦仍然存在。
内耗、焦虑、悲观没有消失,该面对的还是得面对,甚至变本加厉。
“生活在别处”,到底带来了解放,还是捆缚?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现象。
“38岁裸辞去大理,我后悔了。”
朋友小陶今年38岁,离婚、辞职,带孩子旅居大理。
她用一个词来形容现阶段遇到的人:同类。
她在大理摆摊,周围摊主都是出来旅行的人,不但志趣相投,来此地的原因也很类似——高考落榜、考研落榜、考公落榜、失恋离婚、找工作不顺、跟父母吵架了……
收摊时,小陶会把没卖完的奶茶送给周围摊主,一起聊聊天,大家相似的心境让她感到安心。
这是小陶以前从未体验过的。
她在深圳工作了8年,在那里,同事之间绝对不可能成为朋友,她一直感到格格不入、孤独苦闷;
离婚前,丈夫和婆婆一起针对她,导致她在这段婚姻里也没什么归属感。
生活中交不到朋友,婚姻里找不到慰藉,她刷手机看到“旅居大理”的内容,对那种氛围心动。
小陶说:
“大理给我一种淡淡的疏离感,找个舒服的地方待着,离群索居但又不完全偏离正轨,非常适合我现在的状态。”
于是,她辞了职,去大理当摊主,把孩子送到当地民办小学读书。
第一年,她觉得特别放松,和这里的人特别投缘,生活压力和社会约束也没那么大。
可第二年,一切慢慢变味了。
勉强可以糊口的生活,让她有一种囊中羞涩的危机感,眼看孩子就要小升初,补习班开销开始掏空存款;
朋友之间开始产生利益纠葛,有些人看似合得来,深交后才知道人品不行,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袖手旁观。
此时的小陶,面临一个困境:原本待着舒服的地方,慢慢变得没那么舒服。
可自己和孩子都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也已经在这里扎根。
哪怕回到深圳,一切重新开始,也很难找到容身处。
更何况,她发现:深圳和大理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她从老家县城考到深圳,刚来时,也和刚到大理一样,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好奇。
以为这里的大家都是同类,以为这个地方属于自己。
但再相似的境遇,也难以避开人性本质的复杂。
时间长了,自己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弱项,就暴露了出来;
而再舒服的环境,也充满柴米油盐酱醋茶。
从老家到深圳,再到大理,这两次迁居让小陶意识到:
她只是想用“生活在别处”,来逃离原本生活里的苟且。
因为逃离了问题,她处理苟且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当“别处”变成“此处”,痛苦就卷土重来。
逃避有用,但问题不会消失
对每个人来说,进入成人世界,汇入社会更迭,都是成长的必经轨迹。
但没人教过我们,怎么平衡好理想和现实,于是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工作处处受挫,总是抱怨但又不敢轻易辞职,也不知道怎么提升自己,找不到喜欢且擅长的事情;
与父母爆发矛盾,在原生家庭找不到安全感,但又不知道怎么交新朋友,建立新关系。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应对,就选择了一种有效的缓和机制:回避型应对(avoidant coping)。
去回避那些让自己害怕焦虑的特定场合、对话、关系或信息。
“生活在别处”,就是一种回避型应对。
短时间内,可以有效隔离痛苦,给我们调整心态、缓冲平复的时间;可时间长了,或把回避当成一种追求,也会迷失正确方向,失去生活信心。
就像最近的一则新闻:一名小伙裸辞,花了13天骑行3998公里,从太原抵达拉萨。
原本是一场“洗涤心灵”的旅行,他却在抵达后崩溃大哭:“一切都没有改变。”
他旅行的初心是逃避现实,想彻底躲开处理不好的人和事,最好永远不再接触。
这加重了自我孤立,忽视了能力不足。令人恐惧的结果或许会来得慢一些,但仍然不会缺席。
曾经逃避的问题,一定会再次找上门来。
当我们再一次逃离时,会加剧一个认知:我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我非常恐惧这些事情。
当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积累,就会形成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模式。
对现实越来越不耐受,对生活逐渐失去信心。
提高耐受力,而不是忍耐力
那么,真正的生活耐受力,能不能从“生活在别处”中培养呢?
答案是:可以。
因为在一个安心放松的环境里,人更容易进行向内探索。
首先,我们需要向内复盘。
理清之前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深度挖掘那些痛苦的根源。
比如:
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不是因为总是习惯性讨好别人、委屈自己?
是不是因为从小家庭环境严苛,总得看家里人眼色?
又或者,总是为工作焦虑,是不是因为价值感来源单一?
需要靠努力工作来证明自己, 根本不敢停下来休息?
当痛苦的部分得到看见,我们就有可能认清自己到底是谁,进而对外界重新萌生信心。
然后,戒断向外求,转而向内求。
“别处”带来的慰藉,能够抚平一些焦虑,我们可以借着这股力量自省,做出改变:
学会与三观不一致的人好好相处,而不是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提高自己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而不是十分想要牵手一个“完美恋人”;
去克服现有生活中的种种不顺,而不是总希望去一个更顺的生活环境。
志同道合的朋友、情投意合的伴侣、心想事成的环境,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别处”。
它们是我们用美梦打造的世界,会让我们感到安心,但不会真正增加安全感。
因为一旦朋友发生矛盾、伴侣不再懂你、环境出现挫败,就会自我怀疑:
我是不是能力不足、运气不好、做错选择……
每一次焦虑,都会让我们在自我怀疑和继续造梦中反复横跳,最终因为情绪内耗到极致,进入一种麻木状态:做任何事好像都是错的,于是提不起劲做任何事,放纵自己摆烂躺平、浑浑噩噩。
最后,不要压抑自我,学会合理地释放情绪。
逃离到别处,是我们忍到极点之后的大爆发。
所以提高耐受力,并不是一味地忍耐。
恰恰相反,要学着去及时地表达不满、愤怒、委屈......当情绪被说出来之后,它就不会占据你的心理空间,不会压垮你。
不带情绪去解决问题,思路也会更清晰,这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让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化解困境。
此时的你,不必再逃离到别处疗伤,在当下的空隙,就能很快地完成自我修复。
另外,在必要时,大家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同时,学习倾听他人,更好地处理两性关系、亲子关系、职场问题......让你生活得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