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5-25 07:00

不内耗的人,都拥有“内退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点灵心理(ID:yidianling0),作者:芒来小姐,编辑:阿若,原文标题:《不再内耗的最低成本:学会这3个字》,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内退力”的概念,探讨了不再内耗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内退力的积极作用。

• 💡 内退力的重要性和作用

• 🌟 案例分析小雀的内退力实践

• 🌈 如何培养内退力并拥有更强问题解决能力

最近,网上有个热词叫“内退力”,形容碰到事的时候能果断告诉自己:算了算了,别苦了自己,躺着歇歇吧,吃点好吃的。



作为“内驱力”的反义词,“内退力”听起来有些消极避世,却是现在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大家纷纷晒出“上班摸鱼四件套”:喝茶、发呆、拉屎、请假。还有人调侃自己对人生有清晰的规划:偶尔勤奋,时常摆烂,总做咸鱼。


全民内卷的时代环境下,我们越来越善于“放过自己”。


然而,也有人对自己爆棚的内退力感到焦虑。想改变这种遇事就逃的习惯,又怎么都提不起劲来。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因为看似消极的内退力,可能比内驱力还要有用。‍


退一步,‍‍‍‍‍‍‍‍‍‍‍‍‍‍‍‍‍‍‍‍‍‍‍‍‍‍‍‍海阔天空且快乐‍‍‍‍‍‍‍‍‍‍‍‍‍‍‍‍‍‍‍‍‍


美国催眠大师斯蒂芬·吉利根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把问题保持在一个清澈的水池中,看看有没有一朵莲花会绽放。”


这说的就是内退力比较强的人。


如果说内驱力强的人,善于通过前进来争取更好的生活。那内退力强的人,则不会主动进入混乱激进的状态,他们更善于停在原地或者后退一步,来平衡现在的人生。


日剧《四重奏》中的小雀就是如此。


她有一个糟糕的父亲,气跑了母亲,把年幼的小雀包装成“会魔法的美少女”,上电视引发全民追捧。后来真相曝光,小雀成了众矢之的,从此过上漂泊、坎坷、遭人冷眼的日子,父亲也因为多项诈骗罪进了监狱。


父女俩从此再也没见过面,但小雀并不孤单。父亲入狱后,她迷上了拉大提琴,音乐无法改变悲惨的处境,但可以带来快乐。


每当小雀被人认出“这就是那个骗子魔法美少女”,被人霸凌、指指点点、贴写有恶毒诅咒的纸条,她总是保持微笑,不生气也不反击。


回到家,一个人拉响大提琴,再糟糕的心情都烟消云散了。


长大后的小雀成了一名无业游民,到处打零工谋生。


虽然,音乐没有让小雀拥有更好的生活。但给了她一项宝贵的能力:随时随地保持松弛平和的心态,在任何地方都能睡着。


小雀成了一名“内退力”强大的人: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不逼自己去过不想要的生活,也不做勉强自己的事。


父亲临终前想要见她一面,她不愿意见。因为父亲深深伤害了她,她厌恶父亲,不想逼自己见厌恶的人。


小时候,父亲让她一直活在别人的白眼里,因为无力改变,只能逼自己适应。‍如今,她有能力过上想要的生活:拉拉大提琴,睡睡回笼觉,聊聊暖心话。她不想再逼自己了,比起“向前看”,她更愿意“向内缩”。哪怕这种生活态度看起来很消极避世,也是她挣扎了许久,才摸索出来的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小雀的“内退力”让她找到了梦想: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四重奏,虽然被看成“三流音乐组合”,但日子很快乐;


让她找到了朋友:她和三位四重奏伙伴一起住在租来的别墅里,如同家人一样互相支持。


让她找到了爱情:小雀喜欢上了别府,一点点学习如何“攻陷”他的心,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她在感情里勇敢地主动了一把,了却了遗憾。


小雀的内退力,没能让她成为更好的自己,但让她更好地成为了自己。


因为善于后退,她总是与坏东西拉开距离,认清真实的自己。活得坚强、快乐、清爽。


“退一步”‍‍‍‍‍‍‍‍‍‍‍‍‍‍‍,为什么那么难?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小雀”这样的人:


很容易开心起来,遇到烦心事,逛个街、吃个饭就消气了;


大事小事都不计较,总是把“算了”挂在嘴边;


哪怕生活不顺,也善于从爱好、细节、行动中挖掘快乐。


也有很多人,活成了“小雀”的反面:


遇到烦心事,总要不断与之纠缠、钻牛角尖,很难快乐起来;


不想人生庸庸碌碌,总是逼自己成长进步,内在非常焦虑;


累得喘不过气也不敢停下来休息,害怕一旦停下就会被淘汰。


这些人心里有很多困惑:为什么我非得逼自己?为什么我就是做不到“退一步”?


这其实是因为:心灵空间太过狭隘,无法容纳问题和挫败。


小事没有搞定,都会有大祸临头的感觉。遇到很小的挑战,都会感到很大压力。


一位来访者患有抑郁症,随时随地都会被外界刺激。同时,他自己也在刺激别人,要求父母必须按他的标准来,不然就会爆发出激烈的情绪。


比如:牛奶没有倒进指定的杯子里;拖鞋没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看完电视忘了关……


接受一段时间咨询后,有一天,妈妈给他提了一个小要求:帮我下楼买菜。


他觉得这个要求不合理,因为他不想下楼,放在过去他会暴怒,甚至骂人、摔盘子;但现在,他能做到平静地拒绝:“我很累,不想去买菜。”


妈妈也平静地接受了,来访者觉得很感动:他的声音能传达到妈妈心里了!妈妈能听见自己说的话了!


过去他之所以总是不可遏制地感到愤怒,就是因为妈妈总是听不进自己的声音,控制干涉他的一言一行,不顾他的感受。为了配合妈妈的要求,他逼着自己不断成长、进步,可内心深处,他其实非常想停下来。他害怕家里没有容纳他停下来的空间,也很焦虑,妈妈不会接受他“做一条咸鱼”。


然而,现在他发现妈妈并没有那么不通人情,这些害怕和焦虑更多是他幻想出来的。


他有了被容纳的感觉,觉得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听到。


心灵空间随之扩大,可以容纳一些自己不够好的一面。


于是,他把这种容纳的感觉传递给妈妈,能够接受妈妈有时会刺激到他这个事实,不会因此感到大祸临头、压力山大。


能做到心平气和,不逼自己,以平静放松的心态,去处理当下的难题。


如何扩大‍‍‍‍‍‍心理空间?


真正宽广的心灵空间,其实不是“当一条咸鱼”。‍


而是无论“当不当咸鱼”,都能心平气和接受自己的选择,不逼自己,不折磨内耗。在这个全民内卷、优胜劣汰的时代,“内退力”能帮我们少受影响、忠于自己。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退一步”的勇气和智慧呢?


首先,对外界祛魅。所谓祛魅,就是摘下滤镜,使人和事恢复原貌,让我们更客观理性准确地看待TA。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逼自己”,就是因为把别人想得太厉害,他们高不可攀,令我们必须使出吃奶的力气追赶。


然而,当你把每个人都视为有优点、有缺点的普通人,就会发现:别人和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同。


小时候都喝过奶、尿过床,长大了都受过挫、挨过累,有些甚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们并不高大,我们也并不渺小。


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放手去做想做的事,勇敢去做想成为的人。然后,放自己一马。


哪怕有一万件事急着做,行动中,也别忘记给自己“找补”。


找补,可以帮助我们跳出眼前的苟且。比如:


工作压力大,就在吃美食上面找补,下班后兴趣盎然地去探店;生活很内耗,就在睡觉上找补,精心挑选舒服的床上用品,确保自己能睡得非常满足;感情很令人头疼,就在友情上找补,与志同道合的人真诚地聊聊天,互相支持打气。


学会对自己好一点,平凡生活也可以拥有“诗和远方”。


最后,找最小阻力。


河流不会努力翻越高山,只会花最小的力气走最远的路。


我们要像河流一样,以一种比较舒服省力的状态,九曲十八弯地灵活应对各种障碍。


行动时思考捷径,能够培养人的认知灵活性(cognitive flexibility),让我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这样的人看似“内退”,其实具有更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如果你总是感觉压力很大、做什么都很累,那可能就是选了一条阻力很大的路。


写在最后


看起来内驱力十足的人,可能更容易被外界想法“劫持”,被迫往前走;而内退力十足的人,没有太多纠缠、困扰、焦虑,储备了很多力量和智慧。


这样的人一旦找到时机,行动力和毅力都会更胜一筹。


每个人的心理能量都是有限的,都会有累了、想喘口气的时刻。


明确什么时候该停下来、什么时候该前进,才能妥善分配心理资源。


希望那些正在“内退”的朋友,不要因为摆烂愧疚自责。


让我们理直气壮地说:算了算了,别苦了自己,觉得累就躺那歇着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点灵心理(ID:yidianling0),作者:芒来小姐,编辑:阿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