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8-22 12:54

过度“理想化”,是因为无法“拥有理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验的世界,作者:林夏,头图来自:Midjourney

文章摘要
理想化源自婴儿期幻想,未转化会引发情绪和人际困扰。

• 🌟 理想化自我在遭遇现实挑战时暴露,导致自尊受挫。

• 🔍 对他人的理想化源于无理预期,造成关系紧张。

• 💡 顺利转化的理想化成为有希望感的长期目标。

理想化,通常是指一种对人对事有过高的、美化的、不切实际的心理预期。这在青少年、涉世不深的人群身上会比较觉,它们往往会随着社会经验的增多逐渐获得改善。


今天我想讲述的理想化,是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况,作为一种较为原始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常常给人们带来诸多的情绪问题和人际困扰。


这种原始的防御机制,往往包含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自我的理想化,一种是对他人的理想化。


先说说对自我的理想化。


对自我的理想化,也被称之为理想化自我。与大多数人们的印象相反,一个人整天期待着自己可以拥有绝世美貌,可以拥有巨额财富,可以获得巨大成功,这些并不是理想化自我,这只能算作是白日梦。


理想化自我,其实在很多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期盼感,它更多体现为一种本应如此的心理默认。理想化自我只有在被打碎的时候才能暴露其踪迹。


比如常见的被拒绝敏感,对批评过分恐惧,不能认输,不能承受失败,不能表达需求等,都是理想化自我被打碎的产物。这是因为,在其潜意识里,有一个默认的完美自我意象——


他应该是随时随地受欢迎的,从不被拒绝的;他是不应让人失望的,应该是持续优异的;他是独立不求人的,也是永远也不会出错的。


很显然,这些潜意识的自我标准,已经不是高与低的问题了,而是身处人类世界,压根不可能实现的问题了。可想而知,这样的自我想象,一定会遭受现实的挑战,并给当事人带来自尊上的摧毁。


比如当自己搞砸一些事情的时候,当自己不被欢迎的时候;或者有人表达质疑或不满的时候,甚至仅仅是意见不同的时候,都是理想化自我被打碎的时候。如果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是存放在这样不切实际的想象之下,那这些破灭的时刻,就是自我价值感被摧毁的时刻,很多抑郁情绪的爆发都与此有关。


接下来说说对他人的理想化。


说起对他人的理想化,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平时所见的青少年狂热追星,对偶像疯狂迷恋的行为;或者年轻人谈恋爱,在热恋期眼中对方一切都是完美的,对其缺点视而不见的情况;还有一些人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在人际交往中过于盲目信赖的情形等等。这些虽然也可以被称作理想化,但它们更多代表一种盲目性,是一种不能把矛盾信息放在一起去体验的状态,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通常会获得改善,一般不会带来太大的问题。


我初中时代很喜欢一位香港明星叫周慧敏,年轻时候的长相极其清纯脱俗,被称作玉女派掌门人。记得在一期综艺节目里主持人当众问了她几个私人问题,其中一个是问女神是否也会流鼻涕,另一个是问她有没有过不小心把鼻涕咽到肚里的情形。虽然八卦是为了节目的效果,但确实是满足很多粉丝(包括当年的我)对女神的窥探欲。毕竟单看那张二次元的脸,是完全无法使之与凡夫俗子的日常产生什么关联的。但好奇归好奇,现实感还是有的,正常人都能明白现实是什么。所以这些幼稚产物都算不上什么问题。


还有一种理想化,它属于发展的产物。比如幼小的孩子,大多希望自己的父母是强大的,而如此强大的父母是与自己有连接的,这样的话孩子就可以借用父母的强大,来获得安全的保障、以及积极的自我感觉。这样的理想化需求,有时候也会延伸到成年。比如我们看病找医生,总想找个水平更高的,这样会让我们感觉更可靠;或者找伴侣,优秀有能力的总是更受欢迎,因为跟这样的伴侣在一起,会带来未来更加可期的感觉等等。上述这些,都属于正常范围的理想化,并不是接下来我要讲的这种会带来问题的原始的理想化——


与理想化自我的心理默认一样,对他人的理想化,也有一种心理默认的属性,是一个人潜意识对外部世界的预期。它有一种证据确凿的、本应如此的感觉。


比如:


我是老人家,我觉得在公交车上的年轻人理应主动为我让座位,不然就是不恭敬,我就要暴跳如雷对其实施惩罚;


我最近手头有点紧,我那超级有钱的叔叔姐姐理应帮我解决燃眉之急,不然就是为富不仁,根本没把我当家人,我想把他们拉黑老死不相往来;


你是我男朋友,我今天逛街看上了一款两万块钱的包,我买不起,但我觉得你应该买给我,不然你就是小气、计较、不爱我;


我跟你结婚,把我自己交付给你,你理应为我的吃喝拉撒身心愉悦负全责,不然当初娶我干什么,你就是个骗子、人渣……


可以设想,抱着这样的心理预期与他人相处,将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麻烦。


这些原始的理想化,无论是针对自我的,还是针对他人的,本质都属于一种婴儿期的幻想,这种幻想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挫折的体验。因为婴儿的心理世界是没有时间感的,也是分不清你我边界的。所以只要体验到渴望,那么等待的过程就会带来挫折感,理想化出现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清除掉这种挫折的感觉(心理学家克莱茵也把它称之为嫉羡)


如果心理发展过程顺利,这些婴儿幻想会慢慢转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理想。比如:我期待我是一个完美的人,我渴望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我并不一定非得实现它们,但我可以朝着这些方向而努力;再比如:在我脆弱的时候,我渴望能够得到身边的人的关怀和支持。当我有需要的时候,我期待外界能够给予我帮助。我从不羞于向身边人求助,但同时我明白这些并不是他们的义务,他们也有拒绝我的权利。如果他们能对我伸出援手,我将对此深深的感恩。


而如果这个发展过程受阻,这些婴儿幻想没有顺利得到转化,它就会以这种原始的形式停留在人格结构里,给当事人带来情绪上和人际上的困扰。我们可以在很多成年人身上看到这些原始理想化的残留,它们保留了原始理想化的那种理所应当的强权感,但同时却失去了“拥有理想”的能力。也因此变得没办法拥有长期目标,没办法等待,没办法耐受不确定。


在发展顺利的转化当中,那种理所应当的感觉转化成了一种期待的感觉,理想化转换成了理想。理想,是一种朝向未来的、可以流动的,带着时间长度的内在希望感。拥有理想,拥有希望感,可以让一个人创造出无限巨大的可能。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作为一部优秀的励志电影,评分常年位居榜首,就是因为它契合了全人类潜意识里对希望、对不灭的理想的无尽向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验的世界,作者:林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