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桃子酱,编辑:Felicia,题图来源:《黑白厨师:料理阶级战争》
一档综艺节目,如果在播出时好评如潮、引爆话题,完结后热度持续发酵,观众对它甚至产生了某种“戒断反应”,那么,它就可以被称为“现象级节目”。今年9月17日在Netflix开播的韩国厨艺竞技类节目《黑白厨师:料理阶级战争》(以下简称《黑白厨师》),就是如此亮眼的存在。
播出时,它连续三周登上Netflix全球非英语节目榜首,创下Netflix韩综新纪录;完结不久,Netflix即宣布续订第二季;而参赛厨师们,哪怕走不到最后,个人知名度也纷纷大涨,经营的餐厅预订爆满。
除了“那不勒斯美食黑手党”“三星”这些在节目中表现出色的“黑汤匙”厨师备受关注,更有很多人为创意无限的“白汤匙”大厨爱德华·李感到意难平,觉得他才是自己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冠军。
黑白汤匙之争
从1993年开播的《铁人料理》(料理の鉄人)到2005年开播的《地狱厨房》(Hell's Kitchen)、2010年开播的《厨艺大师》(Master Chef)等,厨艺竞技类节目在美食赛道中一向是广受欢迎的垂类。
在《黑白厨师》中,可以看到过往很多厨艺竞技类节目的影子:多人竞技、组队比拼,得自《地狱厨房》《厨艺大师》;1V1比拼,胜者生存、败者淘汰,则得自《铁人料理》——节目中将参赛厨师按照擅长菜系分为韩式、中式、法式、日式、意式等,也是源于这档常青节目。
但《黑白厨师》能够引爆话题,绝不仅仅是吸取了这些节目的精华、玩出新花样,更在于它直面餐饮界的阶层之分,并将之具象化——节目从一开始,就将参赛厨师分为已经功成名就的“白汤匙”,以及尚需打响名号的“黑汤匙”。100名参赛厨师,只有生存到最后、站到金字塔顶端的那一个人,才能获得3亿韩元奖金。
第一集的名场面,就是80名“黑汤匙”到齐后,20名“白汤匙”突然在他们头顶出现,仿佛贵族俯视平民。而且,节目的设定是,在杀入决赛前,“黑汤匙”不能以本名出现,只能用诸如“123”“料理狂人”“中餐料理女神”“撕漫男”“外卖员厨师”等外号相称。“这真的是一个做饭节目?”弹幕区有人评论道。
压迫感扑面而来,而下位者并不甘于此:“为什么他们站在高处,我们在这里?到底是根据什么决定汤匙颜色的啊?”“我要爬上去赢过他们!”
厨师们被分成黑、白汤匙,源于韩国近年来流行的“2030(即20~39岁人群)汤匙阶级论”:“金汤匙”,父母资产20亿韩元、本人年收入2亿韩元以上;“银汤匙”,父母资产10亿韩元、本人年收入8000万韩元以上;“铜汤匙”,父母资产5亿韩元、本人年收入550万韩元以上。
在韩国,金、银、铜三个阶层占比为14%(分别为1%、3%、10%),剩下的大多数,则属于塑料汤匙(占比80%)乃至泥汤匙——父母资产不足5000万韩元、本人年收入不足2000万韩元的社会底层。就此,社会各阶层通过不同的汤匙颜色被区分。
泥汤匙家庭出来的孩子要想翻身,必须拼命考上韩国最著名的三所大学,即SKY——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否则,就进不了好公司、难以实现阶层跃迁。
《寄生虫》《鱿鱼游戏》等韩国影视剧,反映的就是阶层板结、跃迁无望的社会现实。除了拿到好学历、进入好公司,还有没有别的阶层跃迁手段?《黑白厨师》给出的一个方案是:通过精湛的厨艺来实现。
在节目里,“黑汤匙”们获得了无须顾及阶层高低及人情世故、以真本事“下克上”的机会。哪怕你是业界宗师,也可能会被如初生牛犊的素人厨师掀翻。节目的第一个嗨点,就出现在20名“白汤匙”与已历经80进20淘汰赛的20名“黑汤匙”1V1对战环节。
节目组出人意料地安排两位评审——“韩国国民食神”白种元、韩国唯一的米其林三星主厨安成宰蒙上眼睛,通过“盲测”的方式评判菜品的高下。这种“盲测”方式,与韩国政府近年来积极推进的职场“盲聘”政策形成了呼应。2017年以来,韩国政府要求,公共机构在招聘时不应以性别、年龄、学历、出身地或外貌等因素来甄别应征者,而只能依据实务经验、面试表现来评估其能力。
“没有附加说明,我连自己吃进什么都不知道,没有比这更公平的(评判)方式了。”安成宰说。评审既不知道菜品由哪位厨师烹饪,也看不到菜品摆盘是否讲究,评判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味道。菜品的味道不能征服评审的味蕾,对不起,那你就是技不如人,或者创意不足。于是,“白汤匙”、韩国中餐烹饪协会会长吕敬来在这一关输给“外卖员厨师”,这成为节目名场面之一。
被后辈淘汰的吕敬来,赛后发言相当得体:“人生在世,都会一再经历失败,然后继续向上爬。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经验。”
对于后辈“黑汤匙”来说,“这辈子能跟他们比拼过就够了”“光是跟他们比赛过,就可以拿来跟我儿子、孙子炫耀了”……这种“小人物终有出头天”的叙事,让节目有了热血感。
精致餐饮还是大众饮食?
有不少论者注意到,白种元和安成宰这两位重量级评审,也是一黑一白,代表两种不同的美食尺度:平民饮食和精致餐饮(fine dinning)。
白种元,以《街头美食斗士》《家常饭白老师》《白种元的小巷餐厅》等美食节目广为人知。他既是在世界各地的犄角旮旯寻找美食的美食家,也是企业家——他创办的餐饮集团,旗下拥有数十个餐饮品牌,在全球有上千家餐厅。
安成宰,韩国唯一米其林三星餐厅Mosu Seoul的老板兼主厨。他在韩国出生,少年时随家人移居美国加州,因此擅长Fusion美食,不受任何特定烹饪风格或菜系的束缚。而在烹饪技巧上,他以“细节控”著称。
“我到处寻找美食,几乎所有地方都去过了。我想我的美食资料库里的东西,应该比任何人都要多。比起其他部分,我会着重在味道上面来评分。”白种元在《黑白厨师》中的设定,相当于韩餐推广大使,以“妈妈的味道”“怀旧的味道”等叙事打动观众。
比如,在“黑汤匙”80进20的淘汰赛中,有两名女厨师,一资深一萌新,都做了传统的韩国拌饭。白种元没有选中资深厨师的豪华版拌饭,却对萌新厨师的拌饭赞不绝口:“一个年轻人怎么做得出奶奶的味道?这个味道让我突然想起被遗忘的回忆。(她)用地方名家的手法,使用以海鲜制成的调味酱油,重点不只是重现了被遗忘的食物,她甚至还重现了那种好味道。”
在80进20淘汰赛中,白种元让“中华料理女神”第一个晋级,理由也是味道。她做的东坡冰花煎饺,让白种元吃了一个,睁大眼睛再吃一个,以“哇”表示赞赏。
“中华料理女神”擅长中餐烹饪,其实,以中国观众的眼光来看,她的煎饺掀锅盖时间有点早,导致她翻转煎锅想把饺子移到盘子上时,没烧干的汁水漏了出来,冰花底也并不完整。大概是以东坡肉入馅的创意让她获得加分,白种元的评价是:“说到饺子,我都会期待饺子充满肉汁,这个东坡肉饺子超乎了我的期待。”
安成宰则相当于技术总监,他以米其林三星餐厅的美学标准来评判参赛厨师做出的一道道成品。他说:“米其林三星餐厅,不只是另一个等级而已,而是像另一个世界。”那是个fine dinning的世界,举凡味道、技巧、理念、完成度,都有严格的衡量标准,差之毫厘,就会被视为失败。
因此,在“那不勒斯美食黑手党”端出一盘意大利面时,安成宰对作为点缀的花瓣表示质疑,并直言:“我非常厌恶只是为了摆盘漂亮就加入毫无用处的食材。”
评判尺度不同,难免产生分歧。在以“人生料理”为主题的半决赛环节,美籍韩裔的爱德华·李端出一份体现身份认同焦虑的“现代式鲔鱼鱼子酱拌饭”:“我是拌饭人,因为我像拌饭一样,吸收许多文化。”他还解释道,色彩缤纷的多种食材拌在一起,就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种味道”。
强调“推广韩餐”的白种元,被爱德华·李的讲述打动,打出97分的高分。安成宰则只给了82分,他质疑的点在于:用刀叉食用、不能搅拌的饭,还能称之为拌饭吗?一旦接受这道菜品是拌饭,那么韩国拌饭的定义将就此改变,各种奇怪的米饭料理都能称为拌饭了。
一端是平民化,廉价、真实、热切;另一端是精英化,昂贵、精致、克制。你会怎么选?这也是《黑白厨师》被称道next level的原因之一:它促使我们思考,所谓品位,包括美食、艺术、奢侈品等,一定是有话语权的人制定的吗?“白汤匙”和“黑汤匙”之分,真的那么重要吗?
讲故事的能力
有评论指出,厨艺竞技比赛,实际上比的从来都不只是刀工、调味、时间控制或摆盘,更是“正确解题能力”以及“讲故事的能力”。前者指的是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后者则是综艺节目不可或缺的——像《厨艺大师》中,就经常出现少数族裔来到美国后,通过烹饪实现“美国梦”的案例。
《黑白厨师》中的“人生料理”环节,就是让进入半决赛的8名厨师讲述各自人生故事的。除了爱德华·李的拌饭人故事,代号为“阿姨无菜单料理一号”的参赛者,故事也相当动人:阿姨家道中落,阿姨的妈妈靠在市场煮汤面养大儿女。自小,她十分讨厌汤面,因为这是她家衰落的象征。后来,妈妈生病,她学会了煮汤面,接过母亲的担子,并从一个摊位起家,有了店面。她说要感谢这碗汤面,“多亏如此,我们现在能够孝顺双方父母”。
“那不勒斯美食黑手党”亦是在这个环节提前锁定胜局,他做的是一道“曾祖母的辛奇蟹汤意大利面”。他由曾祖母一手带大,辛奇蟹汤和炸螃蟹是他记忆中“曾祖母的味道”。比赛时,他用酱蟹、白菜、大酱、酱油等简单食材熬制高汤,加入曾祖母爱吃的糖果形状的意大利方饺、以曾祖母的零钱包为雏形的白菜饺子。这道菜品,既寄托着他对曾祖母的爱,也将西式与韩式味道融合,得到高分,抢先进入决赛。
“曾祖母加上厨师,就是最美味的食谱。概念很明确,表现得恰到好处,忠于食材的原味,虽然年轻,却很懂食物的魅力。”安成宰评价道。
也因此,“那不勒斯美食黑手党”并没有参加节目中最刺激的一个比赛环节——“无限料理地狱”,这个环节的主食材是豆腐。
“白汤匙”崔铉硕在“无限料理地狱”第一轮被淘汰。“我一方面觉得自己太傲慢了——我以为只要料理好吃,抓好平衡就行了。我承认,除了料理名称外,豆腐对这道料理没有什么影响力。”
爱德华·李则凭借创意和经验,在“无限料理地狱”中逐一击败对手,进入决赛,但惜败于“那不勒斯美食黑手党”,获得亚军。这也是很多观众认为他才是无冕之王的原因,有些观众甚至认为,“那不勒斯美食黑手党”在“无限料理地狱”搞不好都活不过第一轮。到了决赛,他的真名“权圣晙”终于揭晓。
爱德华·李在“无限料理地狱”做的菜品。(图/《黑白厨师》)
节目完结后,爱德华·李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至于那些认为我在韩国没有厨房练习而处于劣势的朋友们,我想问:‘什么是厨房?’在韩国休假时,我把饭店房间变成了实验厨房,从当地市场买来食材,一边测试新点子,一边看情节紧张的韩剧来激发灵感。厨房对我而言,是热情、爱与创意的集合,不仅仅是高级设备或奢华食材。对我来说,砧板、刀子和好奇心就是我所需要的一切,能把任何空间变成厨房。”
他还感谢每一位支持他的人,“希望我能激励你们在自己的‘厨房’里,尝试一些新事物,无论那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谁说厨师不需要文化?毕业于纽约大学文学系的爱德华·李,就是一个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