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6-03 22:13

“我做事没有定性,该怎样找到真正热爱的事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原文标题:《怎样找到喜欢的事情?》,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前几天,在学员群里回答了一个问题。


做事情没有定性怎么办?感觉喜欢的事情很多,但总是一会儿想做这个、一会儿想做那个,感觉见不到成效就很容易自我怀疑,不知道究竟应该选择什么……


这是我的回答:


做任何一个事情,要看到成果,都是需要长期投入做下去的。


你的问题其实是很多人常见的毛病: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想着做做看,短时间内见不到成效,就很容易放弃,或者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向。


这样就很容易陷入三分钟热度和自我怀疑里面。


我会建议:


(1)放弃过于急功近利的想法。


(2)去广泛地接触和探索你想做的事情,不要太看重结果,而是关注、观察和体验这个过程中你的感受。比如: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我是不是很享受?我是喜欢这件事情,还是喜欢它能够为我带来的收益?等等。


(3)通过2,找到你能够享受和喜欢的事情,再为它去设定一个方向和目标,然后长期去做。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喜欢”并不是真的喜欢,只是流于表面和浅尝辄止罢了。真的喜欢是愿意为它去牺牲和放弃掉其它的可能性。放不下,就不用谈喜欢。


感觉这个问题也是许多人的通病。于是,今天打算展开来讲一讲。


1


当我们在思考“喜欢”的时候,一个最常见的误区是什么呢?


许多人常见的做法,是把“喜欢”构筑在结果之上。我喜欢一件事情,是因为它能够给我带来我想要的收获。这种收获可能是收入,可能是影响力、知名度,可能是被人认可、肯定、赞赏的满足感,等等。


但这其实是不对的,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为什么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一切动力,都源于“把事情做完”所带给你的外部驱动力。那么,它就很容易导致一个结果:


当你得不到持续的外部驱动力的时候,你就很容易停下来,失去动力。


这表现在外面,就是浅尝辄止,三分钟热度。


外驱力和内驱力孰优孰劣?实际上很难分一个高下,但外驱力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往往是不确定的,甚至是不稳定的。如果你把你的事业,或者说你“喜欢”的事情,建立在外驱力上面,那么它的根基是非常不牢靠的。你随时有可能失去对它的控制。


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偏见:


他的成功, 是因为他采取了某种行动;那么我只要复制这种行动,就能复制他的结果。


我把它叫做“归因谬误”。为什么说它是一种谬误呢?因为很多时候,一个结果的发生,跟对应的行动,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它的存在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而你看到的行动,只不过“恰巧是”其中的一个因素罢了。


比如:你看到别人通过写作,被转载、发表,拿到了稿费,很羡慕,也想通过写作来获得稿费,但却一直没有成功。原因很可能未必是你写得不如别人,更可能的情况是:这本来就是一个小概率事情,别人只是刚好碰上了这么一个机会、满足了对方的需求罢了。


那么,如果你带着“我要赚稿费”的目的去写作,那么大概率是要失望的——因为这本来很可能就是个小概率事件。


这种情况下,你就会缺少外驱力,从而不断削减你去写作的动力。那么到头来,你就会把“写作”跟负面思维联系起来 —— 是不是我写得不好?是不是我不被人欣赏?是不是我运气不好、没有被人发现……?


这就会形成一个负面的恶性循环,不断打击你的自信心,久而久之,让你对它失望,乃至于降低你对自己的自我评价。


所以我常常说:我们要追求的是什么?是内驱力。也就是:哪怕没有取得好的结果,我也仍然可以从“做这件事本身”,来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


很多文章会告诉你“要关注过程,不要关注结果”(包括我也写过),这其实有点本末倒置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很多时候,正是因为一件事情,我们无法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我们才会去关注结果。


所以,我想告诉你的是:


如果一件事情,你关注结果更甚于过程,如果你发现,你在做的过程中,压根就感觉不到乐趣,你只想尽快把它结束,看看能否获得期望的结果 —— 


那么,这只能说明,你压根就不喜欢它,它很可能也并不适合你。


不要去做这样的事情,或者至少,不要对它投注太多的期望。


2


那么,究竟什么是“喜欢”?


举个例子:我每周写一篇四五千字的文章,其实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我要从周一开始构思选题,周四确定选题后,搜集资料,推敲每个逻辑环节,再闭关一天,把它写出来。


你可能会觉得,虽然辛苦,但是写完发出来能获得很高的阅读、点赞和留言呀,这不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吗?


如果光靠结果的反馈,是很难撑过最开始没有数据的启动期的。让我能够一直“坚持”下来的是什么呢?是在写作的过程中,那许许多多微小的、阶段性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比如:


  • 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非常棒的选题,会有一种无比幸福的充实感;


  • 把凌乱的思路整理清楚,整个脉络纤毫毕现,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 通过查阅资料验证自己的假设,终于把逻辑链补完,会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满足感;


……


所以,什么是喜欢?是你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你能够享受它的每一个环节,享受每一次的动脑和动手。这些东西对别人来说是一种苦差事,而对你来说,它是一种挑战,一种成就,也是一种乐趣。


这种体验从何而来呢?你必须真的投入其中,去行动,才有可能感受到。


喜欢是一种长期主义。它本质上是一种信仰。


很多人常犯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我要找到我喜欢的事情,再去行动。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喜欢的事情永远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你一定要先行动,再在行动中去发挥你的能力,克服困难,获得反馈,你才有可能真的“喜欢”它。


换言之,喜欢是什么?并不是天然存在某一件事情“适合”你,你要把它找出来,而是:你经过尝试和行动,发现,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恰好你的能力足以应对这些挑战,你并不排斥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正向的反馈 —— 这才是喜欢的本质。


也就是说:喜欢,其实是一个循环回路的产出。你面对挑战,发挥才能,克服挑战,获得反馈,继续攻克更高难度的挑战 —— 这是一个循环。而循环中这些反馈逐步累加起来,才构成了“喜欢”。


展开来说:


我们的基因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我们大脑对信息的接收方式和“连接”方式 —— 相当于为我们的大脑设定了一个框架,告诉你:你倾向于做什么,不倾向于做什么。


而这种倾向,会随着我们后天的经历,被强化和放大。我们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经验和知识,这其中,符合我们倾向的,就会更容易被掌握和强化,成为我们的技能。


每一项任务都有自己的要求,需要不同的技能去应对。如果某一类型的任务,它的要求恰好契合你倾向的技能,那么你在做的过程中,就会更容易感到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也会从中获得“原来我可以这样去干预世界”的感受。


这一类型的任务,我们就叫做他的“专长”。而这种感受,就会成为我们价值感的支撑,让我们感到“原来我对这个世界是有价值的”“这世界是需要我的”,从而强化自己存在的意义感、目标感。


因此,并不是说,你要先找到你的目标,再行动;而是,你要先不断探索各种可能性,去付出努力、投入精力,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发现自己的“倾向”,从而最终找到自己的意义感和目标感的来源。


3


所以,我一直说:找到“我适合做什么”“我想做什么”,可以说是一个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功课,也是需要尽快去实践、去发现的事情。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点呢?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尽可能多地探索世界,接触不同的可能性。


有些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能够找到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应该专注什么,从而取得令人羡慕的成果。这是因为他们很聪明吗?其实不一定。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足够幸运,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能够在生命阶段的早期,就发现自己的倾向和专长。


所以,我常常跟有孩子的父母说:对于孩子,其实不用寄予太高的期望,这对他可能是一种负担。很多时候,只要给予足够的关爱、陪伴和物质条件,并在这个基础上,给他足够的自由,让他能够发挥他天性里的倾向,找到那一件他能够“乐在其中”的“专长”,并给予足够的支持,就已经尽到职责了。


同样,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充分去接触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专长,也是一件必须放在优先级首位的事情。


但遗憾的是,大脑天生有节能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更常见的情况是什么呢?


我们往往被自己熟悉的模式和生活困住,活在自己熟悉的世界里,不敢越雷池一步。从而使得我们的生活圈子,变得越来越小。


于是,随着年纪增长,我们越来越不敢去“冒险”,不敢打破常规,每天重复着自己已经非常熟悉的事情,但却一直在困惑: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每天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生活如此枯燥、乏味、无聊?


还是那个问题:生活的意义感从来不是靠“找”的,更不会从天而降掉在你面前;你一定要先行动,才有可能在行动中找到意义感,目标感,摆脱这种慵常而乏味的生活。


所以,我常常说,30岁之前,其实都是试错的阶段。但这种试错绝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你要通过不断的尝试,并且经历足够的反思和审视,来发现自己的倾向和专长。


  • 我是适合跟人打交道,还是跟事情打交道?


  • 我擅长从大局出发,做好规划,还是擅长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把事情做好?


  • 我擅长从零开始去建构一样东西,还是擅长对一个已有的事物进行修改、完善?


  • 我适合发挥自己的灵感和创造力,还是适合通过用严谨的逻辑思维去学习和搜集数据?


……


这方面,市面上有很多相关的测试,比如九型人格、MBTI、盖洛普……经常有读者问我,这些测试有没有用?事实上,大多数测试并没有那么显著的作用。因为他们能够给你的结果,往往都是你内心中已经有的结果。你并不是通过测试去找到“真实的自己”,只不过是再一次强化了你对自己的认知和印象而已。


所以,为什么很多测试的结果,往往跟你对自我的认知是重合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你填写的答案,往往就是你内心认为“我应该是”的答案。


那么,更有效的做法是什么呢?


我个人的看法是:关注你在做一件事情过程中内心的感受。因为,感受往往是不会欺骗你的。你是感到兴奋、刺激,还是烦躁、无趣;你是提起兴趣“又有新的挑战上门了”,还是按部就班“实在是不想做这些破事”?


你的内心会给你最好的答案。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里,都会提到:要多做日志,多复盘,多反思。


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体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你跟自己的内心对话: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究竟感受到了什么?它是否适合我?如果长期地、持续地做下去,我是否能够接受?


前面说到30岁,那么是不是30岁之后就不应该去试错了?也不是。只是30岁之后,我们往往就会有了自己稳定的家庭和事业,那么试错的成本和障碍就会更大一些。


但是,还是那句话:如果你不想被日常生活所束缚,不想被意义感的缺失所困扰,那么,你应该做的,就是立刻抽出时间,去做新的事情,去探索新的可能性。


4


可能很多人会说:我也想迈出日常生活,但总会有种种顾虑,难以付诸行动,怎么办?


一个简单有效的建议就是:先试着采取最小化的步骤,慢慢来。


这些步骤,也许你现在看完文章,就可以试着动手做一下。


首先,让自己头脑风暴一下,列出所有你能够想到的,你可能感兴趣的活动。比如某个行业、某个职业、某种爱好……


然后,从这张列表里,按自己的第一直觉给它们排个序。先从第一项开始,给它一个月,每天留出半小时的时间,来动手试一试。


你可以上网搜一搜:XXX如何入门;也可以在你身边的朋友里问一问,有没有人做过这一块,能否交流请教一下。


通过上面的方式,找到入门的途径,比如看书,那么先买回来,不用苛求“最好的入门方式”,随便买一本推荐度比较高的书就行,每天看一点,哪怕是一两页也行。


慢慢地,你对这个领域可能会有一点点最粗浅的了解。你可能会发现,它跟你最开始的想象好像并不一样(也可能一样)……这是一件好事。随着了解深入,你再继续观察自己:我对它的兴趣,是提高了呢,还是降低了呢。


如果你对它的兴趣急剧降低,或者试行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并不真的十分适合 —— 那么,可以把它先放在一边,试一试清单里面的下一项……


而如果你对它的兴趣仍然很浓厚,那么下一步,就是让自己动手去做一些东西出来。你可以参考教材,可以模仿别人,都没关系,但一定要让自己开始动手,从输入转移到输出,这样才可以更进一步地检验它对你的契合程度。


如果你在动手“创造”的过程中,你觉得,诶,虽然会有很多障碍,但把它们克服的过程好像还蛮好玩的;又或者,你觉得,好像我做起来还挺快的,似乎也比别人做得好一些……


那么,恭喜你,这很可能就是你的“专长”领域。


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千万不要急在一时,不妨把它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是去慢慢体验和感受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内心的波动,每一个细微的念头,每一次快乐与失望。


让你的内心告诉你答案。


5


最后,再补充几个可以帮你发现自己“专长”的方式。


可以问一问自己:在过往的记忆里,你经常得到表扬、肯定和赞赏的,往往是因为什么事情?


回忆一下:有没有哪些事情,你总是能够做得比别人更快,比别人更好,别人会向你请教、求助?


甚至,你可以问一问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如果你愿意花钱让我来帮你做一件事情,那会是什么事情?


……


真正的喜欢,是你愿意为它不计成果地投入。


甚至宁愿为此放弃其他的机会和可能性。


它不是计算利益、成败之后的权宜之计,


而是你目光不由自主所向之处,内心的声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