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9-07-10 10:53

公司里的“陪审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极客鹏友说(ID:geekpys),作者:张鹏,头图来自:东方IC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陪审团”。


这是一项起源于英国的司法制度,在案件审判时,法院会随机抽取一二十个普通公民组成临时审判团,审判团跟法官一起参与案件的裁决,认定某人有罪或者无罪。


我最近接触了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就叫它 Y 公司吧),它竟然把这套体系搬进了自己的企业文化管理中,让基层员工来“裁决”一些组织内的争议问题,甚至让他们参与思考公司的一些关键决策。


这个奇葩的制度给 Y 公司带来了非常有特点的企业文化,我认为值得拿出来研究一下。


一、企业文化的“波粒二象性”


Y 公司有一个制度,员工晚上 9 点以后下班,可以报销打车费。它没有强迫员工「996」,这个制度的本意是对勤奋员工的鼓励。


但 HR 部门后来发现,很多报销打车费的员工,其实 8 点多就走了。有些人甚至会在 7点多就预约 9 点的车,如果司机提前打来电话,询问现在能不能走,一些人甚至连 8 点都待不到。


这件事让 Y 公司的创始人很头疼。他很了解自己的员工,有些人不怎么在意细节,司机来了就走,反正回家也是继续干活,但还有些人也确实在用这个漏洞拿报销,他们也说自己在家加班,但这没法核实。


我相信不少公司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种好人坏人混在一起的局面是最难处理的。你觉得设立了几个“文化小孔”,希望引导文化的走向,结果却发现组织里的文化像波一样在衍射,得到的根本不是你想要的结果。


企业文化这件事就像光,有时候你真的搞不懂它是怎么运动的


我问过不少创业公司的创始人,看他们如何处理这类涉及文化的小问题。大多数人都是按照规则一刀切,比如直接取消这个制度,或者对违规员工(既包括钻漏洞的人,也包括真的回家加班的人)给予相应处罚。


这些处理办法强调了原则,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对那些没有偷懒、回家加班的员工来说,却又多多少少存在不公平,也和公司想借此制度彰显鼓励的初衷相冲突。


那换种处理方法行不行?比如还有一部分创始人告诉我,他们对公司的这类小事不是很在意,认为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不合算,比起公司能快速发展,这都是小钱。


他们可能会口头强调下规则的重要性,但不会采取具体的解决措施,为了不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原本用来鼓励勤奋员工的制度,就彻底成了公司的一个福利。


当然,后面这部分创始人的想法也没错,小部分人钻空子报销的打车费,确实花不了多少钱。但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却是对企业文化的一个检查点。因为这个制度背后,反映出公司在文化上倡导的东西——正直、诚信、积极等等,有没有被有效感知及有效落实。


组织有三个最重要的要素:人、文化和流程。流程决定了安全和效率,文化带来了共识和有效协同,而人则决定了一个组织的原力和进化速度。


一家公司如果有很顶级的人,再结合恰当的组织文化,那流程制度可能并不需要太复杂。同样地,如果一家公司有非常完善的流程制度,也有合适的组织文化,那它即便没有那么多顶级的人,也可以有效创造价值。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企业文化永远处在腰部,是一个粘合剂。一个组织里有没有共识、有没有对组织发展方向相匹配的文化,这实在不是个小问题。


但文化这个事情,却又让人很头疼,因为它很虚无。我有个朋友甚至找了 4A 公司来帮他梳理,提出了一些很精彩的词句和说法。但他后来却告诉我,这一点用也没有,「从『我认同』到『每个人都能认同』,不是几个关键词就能统一的」。


所以,怎么有效推进具备“波粒二象性”的企业文化问题,真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二、“参与感”与“向心力”


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写过一本书,叫做《参与感》。他认为小米初期能迅速建立起品牌的核心原因,是把用户带入到了创造品牌的进程当中,让用户一起建设他们认同的东西。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这或许也是个有启发的思路。Y 公司解决钻空子打车难题的办法,与此类似。


他们借用了“陪审团”机制。陪审团成员既不是公司高管,也不是 HR 部门的人,而是从所有考核达标的员工当中,随机抽取 50 多个人(整个公司600多人),让他们对公司的一些制度问题、一些难以确定的决策,进行集体讨论和裁决。


所谓的裁决,焦点不是讨论该怎么处罚违规员工,而是让所有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因为组织只有从各个角度了解了这件事情,才能对它有一个更客观和理性的判断。


陪审团经过一番讨论,必须形成共识:如何看待、又该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陪审团的决议最后被提交给了公司创始人。


最后,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法很巧妙。这位创始人没有对任何人进行处罚,而是发了一封全员邮件,原原本本地呈现了所有的打车费用统计。


之后,他对那些违规的员工说,如果你觉得这笔钱应该由公司付,那就不用理会,如果你觉得应该自己付,那就把这笔钱还给公司。


他的做法源于“陪审团”讨论的结果。大家认为这个制度有存在的必要,但也认为公司应该树立正直和透明的文化,所以建议创始人以信任为出发点,明确制度目的的同时,也指明问题,让绝大多数人向共识靠拢。


最后的结果还不错——那些钻了漏洞的员工,基本都把钱付了。这笔钱没有回到公司的账上,而是用来成立了一个修复基金,以奖励发现公司问题的员工。


这位创始人告诉我,按他自己的想法,可能也会这样处理,但那毕竟是一个人拍脑袋想出来的解决措施,未必每次都合理。而通过“陪审团”制度,基层员工可以参与公司的建设和管理。他们带着各种想法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最终能被所有人接受的结果,才会是那个正确的决策。


 Y 公司的例子所呈现的,正是在公司内部建立共识的过程。它发出去的不只是一个「颗粒状的决策」,而是一个本身就可以影响更多人的“思维波”。


一个组织里员工的参与感越高、对公司行为方式的认同感越强,他的自我驱动力也就越强,这正是企业文化要发挥的作用。


后来 Y 公司干脆把陪审团制度泛化了,而不只是用来裁决问题。


比如他们办总结会,聊公司遇到的问题、接下来该如何优化,参会的却不是公司高管,而同样是随机抽取的五六十个员工。所有的聊天记录都会在公司内部展示,同时让所有员工投票,看他们对哪个话题更感兴趣,公司再依此去做更深入的思考。


再比如他们的企业文化并不只是几个关键词,而是像“标签云”一样的金句集合,都是绝对不会有歧义、非常场景化的词句,这也是“陪审团”制度的成果。每个员工都有机会去丰富这朵“云”,这样文化就成了能渗透到每个人、同时也能被每个人更好地感知的东西


我觉得这可比找 4A 公司帮着弄弄文化关键词强太多了。


三、Geek Things Up


最近读过一篇文章,讲张一鸣“像设计一个产品一样思考组织的建设”,我对这个观点也特别认同。


创业者、企业家打造的最重要产品,其实正是公司这个组织本身,而非某种商业模式或者产品


中国科技创业企业生存压力巨大,这是必须面对的事实,所以大家都在急行军、忙着打仗。但同时也应该时刻意识到,商业组织的本质,是要能用更好的方式、更高的效率,去为用户、产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如果一个组织不能向内多思考,不对组织本身的问题极致向上地Geek Things Up,那它即便能创造出来价值,恐怕也会是短期的。


企业的品牌建设、文化体系搭建,都在此向内思考的象限内,中国很多已经跨越初创阶段的企业家,需要对此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做深度思考。


归根结底,如果我们不对价值创造的过程做极致优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精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极客鹏友说(ID:geekpys),作者:张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