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9-29 21:00
为什么我总是急于求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usanKuang (ID:susankuang2014),作者:Susan Kuang,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美国作家杰夫·哈登(Jeff Haden)曾经在他书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他祖父的。


在哈登12岁的时候,他的祖父花了很多钱买了一匹专门用来赛马的马。当时的他很不理解祖父的这种行为,因为这匹马对于生活在农场的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品”,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消费水平。


之后,他的祖父就常常带着这匹马去参加当地的赛马比赛,但比赛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


有一天,哈登的祖父用钱“说服”了一个不错的赛马骑士在比赛中骑自己的马。在这次比赛中,这匹马终于得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名次——第二名,他的祖父也如愿以偿地站上了领奖台,拿到了一块银牌。


领完奖之后,哈登的祖父得意地牵着自己的马围着赛马场走了一圈,接受周围观众的祝贺和赞美。那一瞬间,哈登发现祖父整个神情和姿态都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他站得更挺拔了,头也抬得更高了,脸上还带着毫不掩饰的骄傲和自豪感。


比赛完回到家之后,哈登的祖父依然沉浸在快乐之中,但是刚刚因为他人祝贺和赞美而获得的自豪感却看不到了。


过了很多年之后,哈登才真正意识到他的祖父当时为什么要买那匹马——他其实是迫切地想要找到一些存在感和价值感。


是的,在那一刻,哈登的祖父的确得到了他想要的风光,然而这种快乐转瞬即逝,很快他就回到了原来的状态,除了那次美好的回忆之外,这块银牌并没有给他的人生带来任何不同。 


在这个故事当中,你有没有找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你是不是有时候也像哈登的祖父那样,很想实现某个目标,却不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于是,你总想找到一些“速成”的方法,如果真有某种付费的“捷径”可以让你不费力地快速达成想要的结果,那么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花钱走捷径。


但问题是,你越是急于求成,你越难把这件事情做好,这是因为当我们着急想要得到结果的时候,我们对困难和暂时失败的忍耐度就会很低,很容易因为不顺而产生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一方面会对行动力造成阻碍,另一方面又会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大脑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工作效率会随之下降。


那么,怎么样才能摆脱急于求成的心态,让自己更好地沉下心去做一些事情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先探讨另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急于求成?这个问题的答案,隐藏在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秘密”中……


想要,并不代表喜欢


什么样的“秘密”呢?这个秘密就是:“想要(wanting)”和“喜欢(liking)”其实并不是同一回事,或者换个说法,“我想要”并不意味着“我喜欢”。


这个说法可能有点颠覆大多数人原有的认知,因为通常来说,我们之所以想要某个东西(或者做某件事情),是因为它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然而过去20年的动机神经科学研究已经有力地表明,“想要”和“喜欢”是两种不同的感觉:“想要”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而“喜欢”则是当下事物所带来的愉悦,尽管它们都是属于奖赏和动机系统的一部分,但它们却分属于大脑的不同回路,所涉及的神经化学物质也不相同。



与“想要”这种感觉紧密相关的,是我们最熟知的一种神经化学物质——多巴胺(Dopamine)。一提起多巴胺很多人就会联想到享乐,这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误解。


事实上,多巴胺最主要的作用是使人想要某样东西,而不是让人感到快乐。多巴胺能够引起诸如欲望、兴奋和希望等情绪,但是当你的欲望实现以后,多巴胺并不能保证你一定会喜欢你所得到的东西。


负责“喜欢”这种感觉的,其实是另一种神经化学物质——阿片类物质(Opioids),我们经常听到的内啡肽就是一种典型的阿片类物质。当我们做喜欢的事情,或者得到了喜欢的东西时,大脑就会释放出阿片类物质,让我们体会到一种愉悦的快感。值得一提的是,阿片类物质同时也是一种止痛剂,它能阻止与疼痛有关的信号。


这两种化学物质对于动机的正常维持都很重要,因为少了“想要”系统,我们便不会对未来事件有所期待,也就不会有动力去追求什么,而少了“喜欢”系统,我们就很难体验到快乐的感受,虽然这个时候,想要的渴望会促使我们持续不断地去追求,但我们的内心却无法体会到满足感,没有什么快乐可言。


比方说,上瘾就是“不喜欢却很想要”的最好例子:当一个人对某个事物上瘾的时候,他会控制不住地一直想要,但实际上他在得到或者经历的时候却并不感到愉快,即便如此,过不了多久,他又会忍不住继续想要。


其实,一个人之所以会急于求成,也是因为同样的道理:他仅仅是想要得到最终结果所能带来的某种好处,却不是真的喜欢这件事情,所以对他来说,过程是毫无乐趣和满足感可言的,反而是一种负担和痛苦。


你看重的是结果,还是过程


心理学家早就通过研究发现,在追求目标时,我们更看重结果还是过程,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内在感受——能否体验到乐趣和满足感,不仅如此,它还会影响到我们的潜能发挥和抗挫折能力。


他们把以结果和表现为导向的目标称为绩效目标(performace goal),把以过程和成长为导向称为精熟目标(mastery goal),或者也叫做成长目标(learning goal)


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追求的是绩效目标,他通常在意的并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而是想要通过结果来“表现”自己,因为他觉得达到这个目标能给自己带来某种肯定,让自己看上去很聪明、有能力或者有才华。


绩效目标是可以带来动力的,因为他人的认可与赞美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强的激励因素,也是我们价值感的来源之一,而且研究表明,追求“表现”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上都会很努力,有的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和成就,但问题是,他们很难享受过程的快乐,并且会经常因为过于在意表现和结果,而处于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中。


除此之外,过于在意表现的人还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和自我怀疑,因为对他们来说,表现结果与自我价值感是紧密相关的——他们会把失败和犯错看成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所以表现不佳的时候,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就会受到折磨,自信也会因此遭到打击。


如果这并不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因为挫败感而放弃。


相反,如果一个追求的是精熟目标,那么激励他的就不再是别人认可和赞美,而是对能力提升和进步的渴望,所以他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要做的事情上,而不是他人会怎样看自己。


这个时候,他便能更好地享受这个为结果而努力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小进步都能给他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尽管追求精熟目标的人也会因为做不好或者犯错经历沮丧的情绪,但是他们要比时刻想要证明自己的人经受的沮丧程度轻一些,也不会因此而产生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因为追求成长的目标会让他们对困难和犯错抱有完全不同的态度:他们会把困难和挑战看成是获得新技能的机会,把犯错和失败看成一种反馈信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一个人的主要关注点是进步时,他会更多地用到元认知,提出元认知层面的问题,如果关注点仅仅是表现,那么他会更想“速成”,喜欢走捷径。


拿学习来举例,追求进步的学生通常会不满足于“是什么”或者“怎么样”之类的答案,而是会想要知道“为什么”,他们会渴望了解背后的基本原理,并且想要弄清楚不同的知识点是按照怎样的基本逻辑结合在一起的,而追求表现的学生则更多会使用死记硬背、考前突击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好成绩。


虽说从短期来看,两个类型的目标可能不会在能力和成就上带来特别显著的差别,但是长远来看,追求精熟目标的人会拥有更强的实力,也会因此而获得更大的成就。


追求自我一致的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确保自己不只是对结果有兴趣,还能享受追求目标的过程呢?


关于这个问题,泰勒·本·沙哈尔在他的《幸福的方法》一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泰勒在书中提到说,目标对于持续的幸福感很重要,然而并非所有目标都值得追求,一个目标能否增加我们的幸福体验,关键在于它是否具有自我一致性(Self-concordant)


什么是自我一致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这些目标必须是出于我们真实的愿望和兴趣,属于自主选择,而不是他人所强加的或者出于某种外在的压力。这里的“自我一致”指的是,与个人发展兴趣和核心价值观拥有一致性。


一般来说,我们做一件事情背后的动机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是外在(External)、内射(Introjected)、认同(Identified)、和综合(Integrated),它们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目标的内化程度,或者通俗一点,在于它与我们的“真实自我”有多接近(是否有种“做自己”的感觉)


这四种层次的动机当中,外在动机的自我一致性最低,这样的事情往往是别人要求我们做的,我们既不想做,也不喜欢做;内射动机的内化程度稍微高一些,这样的事情是我们自己要求自己去做的,我们虽然不喜欢,但觉得自己应该做;认同动机的内化程度比较高,这样的事情通常与我们的内在价值观一致,是我们真正看重的事情;综合动机的自我一致性最高,这样的事情才是我们真正热爱的,一般来说,我们在自己具有天赋的领域最容易获得这样的感受。



外在动机(External)当我们被迫做某件事或仅仅因为外部的奖励而去做某件事情时,比如完成了某项任务就能得到钱,完不成某个任务就会受到惩罚。


内射动机(Introjected)当我们接受了某种外部评估标准,并主动用它来要求和评判自己时,比如想要达成某个目标,是因为这会让自己看上去很成功。内射动机通常与自尊有关,其背后真实的目的大多是为了维护自尊或者自我价值感。我们之前提到的绩效目标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动机。


认同动机(Identified)当我们认为某个目标对自己来说真的很重要,与自己的内在价值观一致时,比如想要学习某项技能,是因为觉得这项技能很重要,能够给自己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综合动机(Integrated)当某个目标或行为已经和我们的自我融合在一起时,比如想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是因为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插画师。


自我一致的目标之所以能够增加我们的幸福体验,是因为它能够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一种和谐感与自由感,这种自由感是一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对于快乐来说很重要。


当我们追求的是自我一致的目标时,我们会觉得自己是自由的,不会有任何的压迫感,而且是充满活力与动力的。这种感受不仅会让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多内在愉悦感和满足感,还会让我们愿意在目标上投入更多的持续努力,使得目标更有可能实现。


能够拥有和追求自我一致的目标无疑是件幸福的事情,但问题是,生活是很现实的,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任性地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要做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而且我们还会常常受到他人价值观的影响,会不自觉地为了满足自尊而去追求一些目标。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在我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反思自己为什么要追求这个目标,或者说为什么这个目标对自己很重要。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思考,将这个目标与真实的自我发展兴趣,或者自己真正看重的一些东西连接起来,那么我们就能把一些所谓的“外在目标”内化成自己认同的目标。


当我们想清楚了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并且认同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时,我们内心的压迫感就会少很多。


除此之外,如果我们还能够从中发掘出一些自我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并且在过程中,把更多关注点放在自我能力的提升上,那么,我们就能从中得到成功和进步带来的满足感,也会更享受这个过程。


当然,通过这样的自我反思,我们很有可能会发现,有些目标对自己来说并不是真的那么重要,有些事情也并非真的“不得不”做,它们背后的真实动机其实是为了维护自尊或者满足他人的期待。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勇敢且果断地放弃这个目标,然后把精力投入到对自己来说更为重要的事情上。


迷失时的自我调整


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社会动物,我们很难不受社会或者他人影响,即便我们最初的目标具有自我一致性,但是随着成就以及外界关注度的增多,各种各样的机会和诱惑也会不断向我们涌来。这个时候,我们便会开始越来越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虚荣心也会开始滋长。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会在不知不觉间为了满足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和获得持续的关注而开始偏离初心。有时,即便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偏离,也会因为害怕失去关注,而无法再回到原来的轨道,以至于以后的日子不得不为虚荣心而活。


事实上,所有在自我发展道路上获得了一定成就和认可的人都会面临这种心态上的变化。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做公众号的这几年,就常常需要面对这种内心的挣扎:到底是坚持做自己,还是通过迎合市场来获得更多关注?


每当我感到迷失和焦虑,或者能够觉察到自己的虚荣心时,我就会停下来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做这件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


庆幸的是,每一次的反思都会把我拉回到原来的轨道上,让我重新明确自己的核心目标——追求认知上的成长和突破,理解自我成长与发展最底层的规律,然后再利用这些知识和经验去帮助更多人成长。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把写作看成是一种促进我思考和学习的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去自我解惑, 然后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我并不是不在乎他人的认可,也不是不想获得更多经济上的回报,但我知道那应该是自己拥有了足够实力和成就之后的自然结果,不是目标。如果把他人认可和经济利益当成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我就会很容易偏离自己真实的愿望,这样的目标就不再具有自我一致性,也就无法给我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


而且,我始终坚信一点:实力和远见是实现价值和获得财富的前提,只要有实力,其他都会慢慢有的,而这些都是需要花时间去积累的。


最后,我们再回到哈登祖父的故事。为什么哈登的祖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成就”,却没有得到他渴望的快乐和存在感呢?


很简单,因为他跳过了中间那个努力和成长的过程,而是直接用钱买到了结果,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真正想要的快乐其实就存在于那个被他忽略的,为了目标而不断努力自我突破的奋斗过程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拥有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并不在于“实现”它们,而在于能够给予我们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并让我们投入其中,享受这个自我成长和突破的过程。


如果我们只想要回报,而不想去奋斗,只想要结果,却不想经历过程,那么我们就永远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所以,在思考和设定目标的时候,千万不要只从得到的角度去考虑,而是要从付出的角度去思考,然而问自己:我是否愿意为这个目标付出艰辛的努力?这不仅是检验这个目标是否真的重要的好办法(因为我们会只愿意为真正重要的事情经受痛苦),也是我们能否获得持续幸福感的重要决定因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usanKuang (ID:susankuang2014),作者:Susan Kuang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