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6-19 15:18

终于和我的高敏感和解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众生BEINGS(ID:gh_3f2b6e497f30),作者:纵歌ZG,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作为高敏感人群的感受和体验,以及他如何逐渐认识到高敏感的优势和好处。

• 💡 高敏感人群对事物的感知密度很大,体验更加丰富

• 🎥 高敏感者在艺术创作领域有天赋,能够更深度地体验生活

• 😌 高敏感者通过追求最喜欢、最满意的事物,能够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感

大约是四五年前,我了解到有一种高敏感人群(high sensitive person,简称hsp)的存在,那时我很快发现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但我并没有太过注重这个标签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和非高敏的人到底有多不同,直到渐渐我发现我对许多事物的感知和非高敏的朋友有本质的区别时,我才重视起这个标签对我生活的影响,今年年初还阅读了两本日本作家专门为此写的书。




如果让我来描述高敏感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我会说那就是对事物的感知密度很大。同样的环境,非高敏者可能感受到十个刺激,而高敏者会感受到一百个。


这不是刻意选择或者思想差异的结果,而是大家生理基础就不一样。所以对高敏感人说你不要想太多基本上是没用的,因为想太多也是对方无法控制的生理现象,就像是你不能跟一个过敏的人说“你不要过敏”,因为那并非意识层面控制的结果。所以同样度过一模一样的一天,我可能会觉得比别人累上十倍。别人今天昨晚的事明天转眼就忘,我却需要花很多时间来休息恢复,处理这种多余刺激给我造成的种种感觉。


就像是有人看鬼片,鬼出现在床底下,之后的一周可能这个人都不敢看床底,对于高敏的我来说,很多生活中的刺激都可以达到这个程度,所以很多事情在我的心里过去得尤为慢,或者n年提到后也依然心有戚戚然,我依然可以清楚地回忆起某个跟我早就没有任何联系的人,说某一句话时的神色,还有我那时的感觉。我并非有意保存这些体验和记忆,但它们就是会时不时在我的脑海里冒出来溜达几圈,甚至自动剪辑成一部电影。


(最近刚看完的电影《巴比伦》,画面的色调和构图惊艳,睡前我的脑海也经常浮现这样的画面,内容是我的生活或者是幻想,还会有配乐。)


在这种大量刺激下生活,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经常会感到精神疲劳。和朋友说话说太久,即便是很好的朋友很有质量的谈话,也会觉得需要休息放空一下才能继续讲话。出一趟远门,之后可能要躺个三天才能缓过神来再出门。看一场感情投入的电影,需要缓很久才能看下一部。从新闻里听到一件不幸的事,也会念念不忘,时不时拿出来自省反思一下是否有可以做到的事情。


过去我常常惊叹于别人“怎么那么有精力”“怎么每天能干那么多事情”“怎么天天出门还不累”,但和这样的人交谈后,我发现他们每天感受到的刺激远小于我:看电影不会那么投入,看完即忘;聊天聊了什么也是转眼就忘了,不追求非要聊出个什么意义来,不会花过多的心思去分析对方聊天的潜台词,关注对方说话的意图;看到我觉得有趣的景色,也视若无睹,或者发现了也很难获得同等的乐趣;对社会上跟自己无关的人的生活状态漠不关心。


当然,这样的钝感也并不是这些人选择的。只是过去我实在觉得高敏感带来了我精力的坍缩,从没仔细考虑过它给我带来的,别人并没有的优势和好处。


在艺术创作的领域里,高敏绝对是一种天赋,甚至是一张入场券。又或者说是因为高敏者们积累了大量的刺激无法消化,不得不找到艺术这种方式去排解和清理。我写公号就经常有一种定期清理后台信息的感觉,把我平时一些思考的碎片整理外化,所以基本上不会存在那种我非要为了写而写,平时就没有仔细思考过,还要硬憋一篇文章出来的窘境。


其次,我发现我很容易对某些美好、愉悦、充满感性的时刻记忆深刻,就像是我的大脑有一台摄影机帮我拍下了那些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并且储存下来,只要我愿意,我可以随时调取它们,重新进入那个情景,感受当时的感觉:在社区空间里度过的愉快自由的一夜,和朋友一起看到的绵延不尽的壮烈晚霞,与谁的拥抱,谁身上的气味,某个小动物突然出现的惊喜和乐趣,和一件艺术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共鸣,我可以永无止境地感受着它们,只要我愿意,而不会发生后就忘光了。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体验,那有高敏这个buff的加持,我感觉还真是赚大发了。我的深度体验不需要依赖外界多么金碧辉煌或者五光十色的刺激,不需要豪宅游艇或者飙车蹦极,不需要那么drama的感情生活才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不需要去到远方也可以感受到远方的魅力(或者去一次旅行抵人家十次),一场美妙的对话可以花上几周的时间去反刍每一个句子和词语,细细品味着被倾听、理解、思想碰撞和灵感产生的快乐,就像是一块千层蛋糕。





一些日常的美丽,我总是被动注意到这些生活的细节(并非刻意为之),会习惯性把它们拍下来


此后再看着别人匆匆碌碌地去吃喝玩乐,看上去精力无限一堆社交,我忽然意识到,你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和金钱,追求的那种丰富感知程度很可能只是和我的日常一天的量差不多。这么一想,心里倒是感觉平衡了很多。


我是个很典型的宅人,喜欢呆在家里,出一趟远门很耗心力。但是我现在发现那是我对生活的丰富感知,对情感的体验也不见得就比天天出门的人少多少。如果我也那样东跑西跑地生活,反而对我来说会是一种过度刺激。所以这样看上去并不那么向外的生活对我来说并不无聊,因为只要我乐意,我就很容易在生活中体验感受丰富的情感,并不需要依赖外界发生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不过之所以之前没有认为高敏感是一件好事,是因为它同样也会放大你所感知到的痛苦,会让你对那些伤痛记忆深刻,很难像别人那样轻易过去。它就像是个放大镜,会呈现出什么取决于你生活中存在着什么,可以放大美好也可以放大痛苦。我之前对这个功能一直不太愿意接纳和欣赏,也是因为我在生活中体验到的痛苦远远高于快乐和美好。而现在被喜欢的事情和喜欢的人包围,高敏感美丽的一面也自然地展现了。



都是夜晚散步时发现的角落,无数人从这里路过,而我看到了它们


《高敏感人士的幸福清单》里有一个建议,我实践之后发现真是如此。作者说,因为高敏感的人对事物的感知细腻且清晰,所以日常中的很多物品,很多体验,不要追求一般人的“差不多就行”“80分就好”,而是要追求自己最喜欢,最满意的那个程度才好。因为那样的事情如果反复出现在高敏感人的生活中,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会是非高敏感者的很多很多倍,因为每一次接触到它们都会拥有很丰富的体验,不会那么轻易麻木,高敏者可以更加感觉到幸福。


如果说生命就是体验的过程,是一场编织记忆的旅行,那作为高敏者,真是拥有一种很棒的能力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众生BEINGS(ID:gh_3f2b6e497f30),作者:纵歌ZG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