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8-15 10:06

遭遇人际“微恶意”,怎么反击才会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策划:江湖边,题图生成:豆包大模型

文章摘要
探讨应对人际“微恶意”的策略,强调自我感受和需求。

• 🤝 学会表达不满,无需解释。

• 🧘 自我感受不应被质疑。

• 🌱 培养弹性,因时而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时不时体会到一种“社交微恶意”


这是一种暗戳戳被刺到的感觉。它不是明目张胆的,而是微妙的、阴阳怪气的。你感觉到了不舒服,但在当下没有立刻确认或反击,导致长时间内耗。


最近有本名为《早安,怪物》的书,就讲到了一个“反击微恶意”的故事。


“丹尼”是印第安人。他的老板在工作中叫他“汤头”,这个外号有对印第安人的侮辱性含义。丹尼不喜欢被这么叫,但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不满。


心理咨询师对丹尼说,我想让你做一件小事:你去告诉老板,说你不希望他再叫你“汤头”。你友好地跟他讲,有必要的话,再加上一点点恼火的语气。除此以外,你无须向他做任何解释。


丹尼:“他要是问我为什么呢?”


咨询师:就说“我不喜欢这个名字”。


咨询师注意到,丹尼很纠结“他要是问我原因怎么办”这个问题。咨询师认为,丹尼觉得“自己没有表达感受的正当性”。


▷豆瓣9分,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在书中,她回忆了自己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五位来访者。


我们曾收到过几百份用户投稿,讲述与“丹尼”类似的遭遇。


本期简单聊聊,我们邀请简里里(简单心理CEO)和叶斌老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首批注册督导师,华东师大特聘校外导师,上海闻殊心理咨询机构创始人)聊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人际“微恶意”?


简里里:如果一个人被好好爱过,“攻击”就不会是个特别的技能


这使我想起我曾经读到一个母亲给女儿的礼物:让女儿会拒绝他人,且无需给予任何解释。


我特别喜欢这一条,所以特意收藏了起来,我希望我的女儿能够如此。也是因为我从小长大的过程中并未获得这一点,相反我获得的教育是即便拒绝,也应尽力向对方解释自己的处境,不让他人感到受伤——就好像我应当为他们的感受全然负责。


女性这个性别角色总被期待“像宽容温柔的母亲一般粘合关系”,这种期待从一个女孩子出生到老去的每分每秒都如影随形,所以女性更容易陷入不能拒绝、总要自证清白的境地之中。尤其在应对“微恶意”的时候,更难确认自己的感受是否合理。


事实上我学习到的一点是: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你的任何感觉不应当被质疑和怀疑。如果你在这个情境下感受很糟糕,先承认它、不要怀疑它。试着想象你的感受是你的孩子。当你给予她全力的信任和支持时,她是感到安全的;而当你怀疑她、试图否定她的时候,她就会感到受伤。


因为你接下来的行动,都是由你的感受所驱动的。如果“你的感受”很受伤,你就更容易陷入应对创伤的反应:比如我要打回去、我要有攻击性、或者我需要不断地体验愧疚感、反复解释自己。但是如果“你的感受”被自己支持了,你就不必花时间在“内耗”之上——比如我的感受合理吗/对方到底有没有恶意/我这么做别人怎么看待我——这样你有多余的心理空间来为自己做下一步的选择:


你能够思考在这个现实情境中,什么是你想要的、有利于你的选择?无论你选择和对方澄清事实、表达你的需求和边界;或者你选择置之不理,抑或是反击。最重要的是,你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而并非出于被困于“受伤”的感受之中而见诸行动。


我常常看到一类困惑是,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但不会回打怎么办?


在这种情形之中:父母承担的功能应当是帮助孩子去涵容和消化孩子受伤的、无法理解、表达和命名的情绪,然后和孩子一起想办法。


尽管办法不总是万能的,有时候在糟糕的环境中也没有什么奏效的办法;但是从心理空间上,孩子的情绪被理解、被支持,父母一起想办法这个付出努力的行为本身,就对于孩子提供了一个心理上的保护罩,免于她的自我感到受伤。因为所谓现实层面糟糕的事情并不一定会带来“心理创伤”,人在心理上的孤立无援才会。


如果一个人能够被如此好好爱过,那么他就不必在“内耗自己”和“外耗他人”这两个非黑即白的两端反复横跳,“拥有攻击性”也不会是个特别的技能,它只是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拥抱、赞美、吃饭一样自然的佐佑我们生活的工具之一。


叶斌:最好的状态是你想“刺”人就可以“刺”人,想hold住就可以hold住


当人们问“怎么面对微恶意”的时候,他在问途径和方法。


坦率地说,如果真的有来访者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反问他:你想要什么?


1. 当一个人什么都想要,就等于他什么都不要


我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标准答案,就看他要什么。比如说你是销售,那个人是甲方,可以给你十亿的订单,那微恶意你就忍了吧。有可能你也会很刚烈地说,十个亿打动不了我,我就要怼回去。反击也可以。虽然有些人反击起来有困难,想怼人,但是没有经验。那只要目标明确,慢慢训练就可以。


但是我遇到大多数人真正困扰的不是没能力反击,而是患得患失。觉得怼完了,又得罪了别人怎么办?


追求完美,是我一直认为中国人的一个很核心的麻烦。如果你忍下来了也很接纳自己,或者怼了也很接纳自己,都不太会有事。


在“既要又要”或“追求完美”的心理下,人们第一想得到,第二想轻松得到,第三想要不用付代价,没什么后遗症要承担。那天下肯定就没有那么便宜的事。


在我看来,从心理的根子来说,他搞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了吗?然后,他真的为此做好准备,愿意承担相应的代价吗?


你怼了别人,本来就是要让别人不开心的。你还指望让别人开心吗?


你如果真的想怼人,还管什么姿势漂亮不漂亮?撒泼打滚都可以。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你告诉他撒泼打滚,他又说这个不优雅。别人不开心,就会有进一步的动作。你接下去会有层出不穷的顾虑,有这个障碍那个障碍。这也许就是一些人无法怼出去的真实原因。


在我的思维理念里,当一个人什么都想要,就等于什么也不要。因为他动都没法动。


2. 怎么反击别人?


如果你说方法不会,最简单的你去可以观察别人是怎么怼的。你去学,这是基本思路。如果你有钱,去找个专业人员指导,或者报一个人际关系的课。


最省钱的方式就是去观察。身边谁是你的标杆?谁的人际交往情商很高,很打动你?好好跟他学,或者跟他做朋友,请他教你。


如果你从来没怼过人,第一次你的即兴发挥可能是很差的。那你可以在家先练手,否则上去武功尽废。不是说我第一次吵就要吵赢。你甚至要做好前三次都是输的准备。就像最近看奥运,你想在某一个领域拿高分,是要花功夫的。


有人说我嘴笨,反应慢怎么办?提高自己的觉察力,反应速度也是觉察力的一种表现。


当你没有觉察的时候,我们把这个叫自动化反应。就是你活在一个过去的条件反射里。你不能因时而变。比如别人嗓音一提高,你就怂了。你之前吵过100次,每次都是这样。


但当你有觉察的时候,你会意识到嗓音高只不过是虚张声势,不代表他力量更强,而是更虚弱。你可以针对这个情况,准备5种应对方式。


你可以提高嗓音,也可以保持定力。有了觉察后,就可以根据当下的需要来组织策略,而不是陷入“输了”的沮丧里无力自拔,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我很差”。这完全没意义。对你的人生没有帮助,只能留下一次负面体验,一个创伤。


觉察的价值是让你搞清楚,输在哪里?如果你想赢,下次怎么弥补?如何调整策略、能力储备、观念,要做一些什么样的练习?


如果你真的想提升品质精进实力,吵架后要认真、有效地复盘。这会使你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应对越来越精准有效。


3. 当你定义别人有“恶意”,你肯定就会有“防御”


另外当我们提及“微恶意”时,我们还要区分它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你的主观想象。


心理学上说“投射”。有些微恶意,甚至都不是对方的,而有可能是你的恶意。当你对别人有偏见,有“敌意想象”时,你甚至可能把一些中性的东西看成是负面。


比如说他提了一个问题,然后你就觉得他在批评、反问你,给你挖坑。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自动实现的预言效应。就是你想象什么,最后想象就会成真。


比如说有些人脾气比较坏。我想知道,如果生活里你遇到一个坏脾气的人,他讲话很冲,他做了一些你不舒服的事情。你会定义他有恶意吗?


如果你定义他有恶意(即使加个微也还是恶意),你肯定就会有防御。


防御的状态,除了明显的进攻(比如直接骂),也可能表现为“被动攻击”,比如心不在焉、弱弱的反击、懒得跟他搭话。这种“防御状态”,是不是也可以定义为微恶意?


别人正常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那是挖坑,出于防御策略你避而不答。对方就很恼火,于是追问你。你会说哇,咄咄逼人,肯定有坑!接着对方失去耐心发火了。你就觉得,你看,他就是一个想攻击我的人。微恶意之间互相激荡,那大家就没法相处了。但那个问题本来大家好好说话都不会有。


4. 做一个有弹性的人


当然再高阶的就是不要为开战而开战。


当你很弱的时候,你要训练自己强。但不要从一个很窝囊的人,变成一个浑身是刺的人,而且永远都浑身是刺。


最好的状态是你想刺人就可以刺人,你想hold住就可以hold住。你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是有弹性的。我的基本理念是:做一个有弹性的人,而不是僵化的人。


经常有人问我说碰到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办?在我的训练里没有什么绝对的“应该”(除了不应该自杀或杀人这类普世价值观),而永远是问你要什么?


你做的所有事,都是服务你的需要,而不是服务一个所谓“绝对真理”的标准——在我们的政治课本中,早就学习过“真理的相对性”这个概念或理论。就拿《早安,怪物》里丹尼那个小片段来说,如果他是一个不能say no的人,say no是他想去的方向,那去say no就可以。


能“说不”意味着个体有能力维护自己的边界。有能力是基础,“是否使用”该项能力,是个体的选择。


最终他的行为不必是僵化的,而是收放自如,可以说yes也可以说no,因时因需而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策划:江湖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