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晋良,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两种同事?
面对一项挑战,同事A通常会说:我可以试试;同事B的回答一般是:我觉得对我来说有难度,可能不行。
神奇的是,在你和其他人的眼中,A和B的能力相差无几,甚至A不一定能够完成挑战。但往往到最后,事情就是被TA做成了,结果还很不错。
你是哪种人?
面对工作或生活上的难题,我们都希望让自身具备足够的勇气去尝试,但失败的后果竟然让人产生退缩的想法。
那是否有方法,能真正帮助我们解决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呢?
其实是有的,它就是“吸引力法则”。
1. 吸引力法则究竟是什么?
简要来说,所谓“吸引力法则”是指:
“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我们吸引来的。”也就是所想即所得。
换句话说,假设我们开始认可自身价值,相信所坚持的事是有用的,那好事也会被吸引过来。
也许你要反驳,这玩意儿要是真管用,为什么我没一夜暴富?为什么没遇到心仪对象?为什么没在工作中走向巅峰?
以上这些,几乎是我们每个人的朝思暮想,但为什么没能达成呢?
“吸引力法则”会失灵, 是因为我们对“坏事”往往想得比“好事”更多。
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曾做过一项实验:
受试者被要求不去想某种东西,比如白熊。当他们立下目标后,心里总会不断重复着“我没在想白熊吧?”这种想法。
就算受试者努力去转移注意力,甚至压制内心想法,可因为实验最初的心理暗示,他们还是会产生白熊的念头。
人往往会更纠结于自己遇到的坏事。如果现在立刻让你说出今天遇到的三件好事,你能脱口而出吗?那么让你说出三件倒霉事呢?——我们总觉得生活很苦、日子很累、客户很事多、老板太苛刻等等问题。
一但这些不好的念头,压过了好事,你觉得此时“吸引力法则”会听谁的?
当然是坏事咯。
因为“吸引力法则”只是一种工具,它没有那么神,不会因为我们随便想想几次好的事情,就立刻显灵。更多的情况下,它会作为一种引导,将你的行为向思维的方向靠拢。
如果想好事的频次压过坏事,“吸引力法则”也许能让我们心想事成。
可要是想坏事频次占主导地位,结果只会像墨菲定律那般,怕什么来什么,最后吸引来一堆不好的事。
2. 吸引力法则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虽说听着很神叨,像一门玄学。可实际上,它和心理学范畴内的“自我催眠”是有相似之处的。
在《敢于不同》书中,就讲了一位德国医生汉斯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他成为世界上首位乘坐小船单独跨越大西洋的人,这项纪录直到02年才被打破。
汉斯能实现这一壮举,主要是在挑战开始的六个月之前,他每天坚持对自己说“我能成功”这句话。
重复的时间久了,他自己慢慢就信了,整个过程,就是一种“自我催眠”。
所以在横渡大西洋时,汉斯从未想过自己会失败,在不同的时段里,成功的信念一直烙印在他的脑海。
就算在第57天船翻了,他整夜躺在光滑的船底板上,直到第二天黎明才将小船翻过来,汉斯也没有放弃。
那我们为何需要“自我催眠”呢?
因为我们需要主动给自己正向反馈。
心理学家理查德·戴维森曾指出,人有两种积极情感,一种是“达成目标前的情感”,另一种是“实现目标后的情感”。
前者指的是我们努力的过程,后者是我们最后取得的结果。
比如当你通宵准备一套方案,努力付出的过程很充实,容易感动自己,这时积极情绪是自身能掌控的。
到了第二天方案上交,决定成果如何的权利,就转移到了领导那里,而我们情绪的好坏,也由对方的反馈决定。若是方案有问题,被批评重做是难免的事。若是方案成功了,因为领导们都很忙,他们也没有太多功夫给咱们正向反馈。
这就导致我们平时承受过程的煎熬,总是超过结果所带来的喜悦。所谓成功后的欣喜若狂,也只不过是卸下包袱后的如释重负。
这种压抑的情况,很容易让人失去自我认同感,总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没价值,从而“破罐子破摔”。
而“吸引力法则”的作用,并不是直接提供好的结果,而是用“自我催眠”让咱们维持正面积极的状态。
说白了,就是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自己给自己正向反馈,不必凡事都等着别人认可。
只要我们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的,所坚持的事物都是有用的,就算做事结果不理想,也不会影响我们前进的脚步。
无论当前的现状如何,无论今后的结果怎样,只要行动能够持续,我们就会获得好事的青睐。
3. 吸引力法则我们如何去实践?
如果此时,我们想要实践“吸引力法则”具体应该怎么做?
建议有以下四点:
(1) 得失心不要太重。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书中曾提出:
从长远来看,人生际遇如何其实并不重要,不管是好运还是坏运,我们最后都会回到自己的幸福起始点,即大脑默认的快乐程度。
对此亚当·斯密也曾提出:
每个人的心理,迟早会恢复平静的自然状态,碰到顺境,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恢复平静;遇到逆境,一段时间后,情况亦然。
所以当我们开始面对“吸引力法则”,这并不是二元对立,也不是非要靠这种方式获得什么。
它的存在,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尝试了也不损失什么,放弃了也并不代表就是过错。
这世上没有任何方法能让我们一步登天,所以在实践“吸引力法则”之前,请保持理性与耐心。
(2) 让内心归于平静。
在实践“吸引力法则”初期,我们要先让自己的内心静下来。每天只需要用3~10分钟对自己设定一种意念:
“我是自己思想的主人。”
“我是最棒的。”
“我相信我自己。”
如果自己静不下来,并且心中产生了不好的想法,感觉日子很糟,生活很苦,我们无需去否定排斥这些。
因为我们没必要自己骗自己。
此时能做的就是承认现实,去接纳这一切,同时对未来保持憧憬,相信以后会变好的。
此时你相信什么,今后就能获得什么。
(3) 创造想要的开始。
在《秘密》一书中,作者提到了创造好事来临的三个步骤:
首先是将自己想要获得的东西,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对吸引力法则”下令,让它知道你究竟想要什么?
然后相信自己获得了想要的东西,比如自己获得了晋升、制作的方案被领导认同、生活工作都变得非常美好幸福等等。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用相信自己已经实现追求的标准,用这种感觉,去实践当下的生活。
比如,我们相信自己获得了晋升,那当下自己的工作状态,就应该以精英的标准来做事。
比如,我们相信自己的生活与工作都非常幸福,那自己每天的心态,就应该是乐观积极正面的。
就算因为能力与现状的差异,我们没法立刻实现这些目标,但只要相信这些事,沿着这条路往前走,达成这种期望也只是时间问题。
(4) 懂得先满足自己。
在“吸引力法则”中有句话叫:
“想要获得爱,就让自己填满爱,直到你成为爱的磁铁。”
而我们若想获得好事的眷顾,也需要先取悦自己,让自己过得幸福。
可不幸的是,生活中我们往往为了朋友、同事、领导的感受而奔东奔西。忙碌完一圈之后,最后才轮到顾好自己。
其实“吸引力法则”之所以能有用,并不是我们口头说说相信了就能办到的。而是由内而外所迸发的那种热情,让我们有东西可以给到别人,影响别人。
除非先取悦自己,先顾及好自己的感受,否则我们做不到影响他人,甚至是吸引好事。
虽说“吸引力法则”是我们对自己的一次催眠,可它同样也是治愈我们内心的一剂良药。
知道自己很重要,人生才会变得美好。
参考来源:
[1]《秘密》作者:郎达·拜恩
[2]《象与骑象人》作者:乔纳森·海特
[3]《敢于不同》作者:雷纳·齐特尔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晋良